贺县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7

1.有谁知道和县的历史

和县古老而又神奇。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了这片土地,三四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一具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掘,刷新了长江文明的历史,“和县猿人”的命名,将和县推向了世界。和县山川毓秀、名胜棋布,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刘禹锡贬谪和州的居所“陋室”,南梁昭明太子沐浴疗疾的香泉、明太祖登临点兵的镇淮楼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达20余处。

和县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唐朝著名诗人张籍、宋朝歌豪杜默、爱国诗人张孝祥、清朝文学家陈廷桂、当代草圣林散之、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中国科学研究院学部委员著名生态学家候学煜等均是和县之骄傲。和县年轻而又富饶。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磷、白云石、石灰石、黄沙等矿产资源,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风吹进了这片热土,和县从此焕发青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开辟了乌江、历阳、沈巷三个工业园,构筑起造纸、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旅游产业蓬勃兴起,规划建设了中国国际香泉湖、天门山、霸王祠等重点旅游景区。

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动态位次列全省第8位。

2.贺县历史

贺州历史底蕴深厚。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置贺县,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设置临贺县,隋朝改设贺州,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风情古老多姿,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长鼓舞”;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苗族的“芦笙踏堂舞”等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

贺州物产富集。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黑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大理石、花岗岩等60多种,开发前景广阔。

尤其是白色大理石矿产资源,储量达26亿立方米,正在形成荒料、板材、石材工艺、超细粉、涂料等大理石产业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3%,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

全市拥有水电站201座,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建有独立电网,是中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 贺州风光秀丽。

贺州位于港澳—广州—桂林旅游黄金通道上,境内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之称的4A级景区——姑婆山旅游景区、3A级景区——紫云洞旅游景区、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被评为“中国最具有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金奖景区之一”的黄姚古镇,有被誉为中国“宋、明、清民居博物馆”的秀水状元村以及有2000多年历史的、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临贺故城,还有贺州温泉、玉石林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贺州是近年来广西入境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2007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贺州投资环境良好,商机无限。2002——2007年,全市GDP、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13.1%、20.3%和61.1%。

2006年和2007年,先后被评为“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自2008年起,贺州市全面实施“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三年计划”,力争在以下四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

加快推进第二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完成洛阳至湛江铁路贺州段、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贺州段、广州至贺州高速公路、永州至贺州高速公路、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贺州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使贺州成为桂粤湘三省(区)交汇的区域 *** 通枢纽城市。二是在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做大做强做优电力、林产、有色冶金、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发展电子铝箔、烟用辅料、食品制药等新兴产业。三是在以城市经营与建设为抓手的城镇化发展上实现突破。

突出加快“一江两岸三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大力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持久有效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四是在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发展上实现突破。

按照“融入大桂林,嵌入珠三角,特色鲜明化,游线网络化,服务精品化”的发展思路,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构建以生态山水、民俗文化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到贺州来兴办实业,洽谈贸易,访问考察,观光旅游。我们将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与各位朋友一起共谋发展、共同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3.贺县历史

贺州历史底蕴深厚。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置贺县,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设置临贺县,隋朝改设贺州,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风情古老多姿,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长鼓舞”;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苗族的“芦笙踏堂舞”等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

贺州物产富集。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黑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大理石、花岗岩等60多种,开发前景广阔。尤其是白色大理石矿产资源,储量达26亿立方米,正在形成荒料、板材、石材工艺、超细粉、涂料等大理石产业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3%,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全市拥有水电站201座,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建有独立电网,是中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

贺州风光秀丽。贺州位于港澳—广州—桂林旅游黄金通道上,境内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之称的4A级景区——姑婆山旅游景区、3A级景区——紫云洞旅游景区、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被评为“中国最具有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金奖景区之一”的黄姚古镇,有被誉为中国“宋、明、清民居博物馆”的秀水状元村以及有2000多年历史的、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临贺故城,还有贺州温泉、玉石林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贺州是近年来广西入境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2007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贺州投资环境良好,商机无限。2002——2007年,全市GDP、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13.1%、20.3%和61.1%。2006年和2007年,先后被评为“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自2008年起,贺州市全面实施“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三年计划”,力争在以下四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加快推进第二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完成洛阳至湛江铁路贺州段、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贺州段、广州至贺州高速公路、永州至贺州高速公路、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贺州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使贺州成为桂粤湘三省(区)交汇的区域 *** 通枢纽城市。二是在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做大做强做优电力、林产、有色冶金、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发展电子铝箔、烟用辅料、食品制药等新兴产业。三是在以城市经营与建设为抓手的城镇化发展上实现突破。突出加快“一江两岸三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大力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持久有效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四是在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发展上实现突破。按照“融入大桂林,嵌入珠三角,特色鲜明化,游线网络化,服务精品化”的发展思路,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构建以生态山水、民俗文化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到贺州来兴办实业,洽谈贸易,访问考察,观光旅游。我们将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与各位朋友一起共谋发展、共同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4.贺街镇的历史沿革

贺街镇历史悠久。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2年)为临贺县治。三国吴时置临贺郡。唐武德年间设贺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至1951年为贺县驻地。1952年后沿称贺街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贺街成为广西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贺街镇一直是临贺县、临贺郡、临庆国、贺州、贺县治所。别称有贺县城、贺县街、贺城等。

1952年2月贺县县治由贺街迁往八步。

1954年2月,称城厢镇(属城厢区); 1954年2月改为县直属镇;

1958年9月并入贺城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恢复为区级直属镇(贺城区辖镇)

1984年8月,撤销公社,称贺街镇

1987年3月,贺城乡与贺街镇合并沿称为贺街镇。

贺街镇下辖村:河东社区、河西社区、长利社区、南堂村、南木村、西南村、香花村、五协村、东莲村、农场村、进贤村、双瑞村、寿峰村、新坪村、三凤村、东球村、双星村、联东村、榕树村、白沙村、龙扬村、大鸭村、龙马村、新忠村

5.贺州的历史名人

于式枚(1853-1916)字晦若,贺县(今贺州八步区)人,清末官员,民初遗老。

张廷辅(1875-1951)字宰真,贺州市沙田镇龙井村人。当代书画家。

叶乔波,1964年6月生于长春,祖籍贺州市。中国女子速滑运动员,冬奥会亚军。

江钰源,1991年11月生于柳州,祖籍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前队长,奥运冠军。

黄士韬 (1899-1927)化名韩略,贺州市莲塘乡新莲村人。 叶剑夫(1923-1952)昭平县樟木林乡人。

1946年加入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