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使用后,如何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5

建筑工程在经验收合格,投人使用之后,使用单位应继续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并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能随意改变使用性质。建筑工程的使用应当同消防安全审核意见相一致,建筑结构,用途,性质不能随意改变。如报批的是丙类生产建筑,不能变更为甲类生产建筑使用;报批的是会议室,不能变更为歌舞厅。这是由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平面布局,建筑面积,层数,防火间距等,都是依据其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而确定的,当其使用性质发生变化后,其火灾危险性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平面布局,建筑面积和防火间距的消防安全要求也都应随之改变。否则,该建筑物就不能适应使用性质改变后带来的火灾危险性的变化,就会产生新的火灾隐患,就有可能引起火灾的发生,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福州市高福纺织有限公司,违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有关规定,擅自改变厂房功能,将厂房的第四层车间改做仓库,存放大量的化学纤维腈纶纱等可燃物料;并且严重违反规定在仓库内紧靠东侧防火墙上凿出7个12m×1m的孔洞,用木龙骨与纤维板搭盖了8间女工临时倒班宿舍,严重破坏了防火墙和封闭楼梯间的防火防烟功能,以至在1993年12月13日发生火灾后职工无法逃生,造成了61人死亡,8人受伤,过火建筑面积3979m2,直接导致财产损失606.3万元的特大火灾。

所以,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不能随意改变,如因特殊情况而必须对建筑进行改建,扩建或变更使用性质时,也必须重新报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批,以确保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防止形成新的火灾隐患。

(2)严禁违法使用可燃材料装修。建筑内部装修,装饰材料,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禁止违法使用可燃材料装修和使用聚氨酯类以及在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的材料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采用反光或反影材料。

比如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的舞王俱乐部,屋顶的天花板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装修,于2008年9月20日22时49分由于在舞台燃放烟火不当发生的特大火灾,虽然燃烧范围小,但有毒烟雾产生的多;还由于室内为达环保要求以防对附近居民的噪声污染,全部采用了密闭且易燃的装修,加之防烟排烟系统与事故照明不合格,安全通道狭窄,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无法排出,致使近千人被困密封火场,导致人踩人惨剧,使44人丧生,88人受伤的惨痛教训。

(3)物资库房不得随意超量储存。因为仓库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结构,建筑面积,防火间距,层数等,都是依据所储物资的火灾危险性和储存量的多少来确定的,所储物质不同,其火灾危险性也不同,储存量增大,同样也会增加火灾危险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还会扩大火灾损失,给日常防火管理带来困难。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①普通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储存量的限制要求。按照我国《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第6.2条的规定,每栋化学危险物品库房的储存量不应超过表2-1的限额规定要求。

表2-1 危险品仓库房的存放储存量

注:1.隔离储存:指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城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班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

2.隔开储存:指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城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储存方式;

3.分离储存:指储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城内的储存方式。

②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储存量的限制要求。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厂内库房,甲类危险品储量不应超过30t,乙,丙类危险品不应超过500t。

③爆炸品库房储存量的限制要求。为了避免一旦库房炸药发生爆炸时对四周造成更大的危害,《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建设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2007)的有关规定,爆炸品仓库的储存量必须严格限制,并且不准超过库房安全距离所允许的最大储存量。生产区单个中转库房的最大允许储存量应尽量压缩至最低限度,中转库炸药的总存药量:梯恩梯不应大于3天的生产需用量;炸药成品中转库的总存药量不应大于1天的炸药生产量,当炸药日产量小于5t时,炸药成品中转库的总存药量不应大于3t。

(4)防火间距不得随便占用。由于防火间距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和保证火灾扑救,消防车通行的预留场地。如果使用单位随便在防火间距之内搭建其他建筑或者构筑物,或堆放其他物资,就会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影响消防车的通行和灭火救援战斗的展开,甚至导致火势蔓延,扩大。比如吉林市中百商厦,既不留有防火间距,也不考虑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而是贴邻商厦搭建高2.7m,长42m的库房和锅炉房,并且在仓库内留有10个窗户与大厦连通,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列为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后,该单位仅用砖封堵了东西两侧的6个窗户,中间4个用装修物掩盖了事,未进行彻底的防火分隔,结果在2004年2月15日由于库房职工抽烟引起火灾,并迅速蔓延到中百商厦,造成了死亡54人,受伤70人,过火建筑面积2040m2,商厦一层商品全部烧毁,直接造成财产损失426万元的特大火灾。

(5)安全疏散通道,出口不得堵塞。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是确保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逃生之路,其数量,宽度及长度的限制都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面积,层数以及人员情况来确定的,一旦堵塞,发生事故时人员就难以迅速疏散和逃生,对人员密集场所来说,就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等难以想象的后果。如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友谊馆建造时本来留有6个门,而在使用中将安全门都锁上或堵死,只留有一个门且只开一扇,结果于1994年12月8日发生火灾时大批学生无法逃生,导致了死亡325人,受伤130人的特大伤亡事故;又如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时,两个出口中一个宽1.8m的门被封挡,300余人只能从另一个只有0.8m宽并且须上下5步台阶的门逃生,结果烧死233人,烧伤21人,教训非常惨痛。

所以,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门是绝对不能堵塞的。特别是在使用时必须全部打开,在疏散通道内也不得摆放任何影响安全疏散的物品。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建筑物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擅自降低,建筑内部装修不应改变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减少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及其净宽度,影响安全疏散畅通。

(6)消防设施不得圈占和埋压。消防设施是扑救火灾的重要设施,一旦被圈占及埋压,失火时就不能保证使用而影响火灾的扑救。如吉林市博物馆建筑物外仅有消火栓2个也被埋压及损坏,致使5km范围内没有一个消火栓可用,结果银都歌舞厅失火之后,消防车只能到5km地之外的单位去拉水灭火,严重影响了火灾的扑救,导致了不应有的火灾损失,该教训非常值得有关单位吸取。建筑物的消防设施不得擅自改变。

(7)车间或仓库不得设置员工宿舍。员工集体宿舍是人员杂居的地方,人们抽烟,用火,用电较多,因此导致火灾的因素也较多;近年来,一些单位在车间或仓库内设置了员工集体宿舍,且由于员工集体宿舍居住人员多,一旦遭遇火灾,往往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1991年以来,广东,福建等省发生多起由于将车间,仓库以及宿舍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导致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比如1993年11月,深圳致丽工艺玩具厂火灾,烧死87人,烧伤51人;同年12月福建福州高福纺织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烧死61人,伤7人;在1996年1月,广东深圳胜利圣诞饰品有限公司火灾,造成20人死亡,109人受伤;1997年,福建晋江裕华鞋厂发生火灾,烧死32人,烧伤4人。这些火灾之所以屡屡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对员工人身安全不重视,缺乏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造成严重的火灾隐患;而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在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所以,必须严格禁止在车间或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