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特征、模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0-22
创新1.0时代的科技创新以相对封闭的精英创新为特点,创新2.0时代的科技创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为特点,强调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形态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学2.0、技术2.0、管理2.0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
如果说创新 1.0是以生产为导向、以技术为出发点,传统实验室创新、科技园区创新是典型的创新1.0模式。创新2.0则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在这种视角下,Web 2.0实际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案例。创新2.0的典型案例还包括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等,开放、参与、协作特征的政府2.0模式,也正是创新2.0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创新2.0视野下的协同创新研究:从创客到众创的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总结了三种创新2.0时代以众创为特征的科技创新模式,即Fab Lab创客空间、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其中Living Lab、AIP两种模式都致力于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为各方参与的开放创新空间,也就是城域开放众创空间,而Fab Lab也在尝试通过构建Fab Lab网络,通过Fab City的建设构建城域开放众创空间,推进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文中梳理的面向创新2.0的三大科技创新模式及趋势如下:
⒈Fab Lab创新模式
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一项新颖的实验——一个拥有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的工厂。Fab Lab正是基于从个人通信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也为更广泛的群体自由地施展其创新才能提供重要的技术工具和信息平台,推动了草根创新。同时Fab Lab还注重开放知识与协同创新的激荡、传播和分享,通过开源软件应用以及网络社区建设,实现文档代码同步、想法的交流及知识的传递与交互。Fab Lab所支撑的个人制造为更广泛的群体自由地施展其创新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其所推动的草根创新则将使创新活动褪去过往象牙塔赋予的神秘光环,更紧密地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Fab Lab的实践和经验基于虚拟空间比特与实体空间原子融合的创新理念,为大众参与创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支撑环境,推动了全球的创客浪潮,是众创的典型模式。
⒉Living Lab模式
欧盟推行的Living Lab创新模式也是众创的典型模式之一,是欧盟创新系统建设的关键一步。Living Labs又称为“生活实验室”或“应用创新实验室”,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Living Lab致力于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的全新研究开发环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来调动方方面面“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Living Lab立足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广泛的企业网络以及各种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社会(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Living lab将整个城市作为开放的实验空间,依靠生活、工作于城市中的各类用户,为创新应用实时地提供原型设计和测试平台,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在整个城市范围内进行试验和创新。这样的Living Lab正是以用户为中心整合多种资源,使得研发机构、企业、相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用户与用户群体实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推动了创新进程和创新涌现,是众创的典型模式。
⒊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模式
北京市发起的城市管理“三验”应用创新园区(AIP)是对创新2.0时代信息社会条件下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的科技创新平台与制度设计的探索。“三验”AIP应用创新园区的核心理念即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技术为推动,需求与技术充分互动的应用创新平台以及覆盖市民生活和工作的开放创新空间,贯彻最终用户参与产品的技术研发、设计过程的应用创新理念,以“三验”(体验、试验、检验)众创机制贯穿需求孵化、需求实现(技术孵化)、需求验证的全过程,推动以“三验”众创机制为核心的技术应用研发与试点示范活动。[35]其中,体验指用户体验,这是创新2.0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体现;试验指研发企业以与用户及相关各方共同开展的试验,这是一个技术研发孵化的过程;检验指以相关政府部门及第三方社会组织搭建的平台进行检验及价值评估,为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孵化及推广应用、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撑服务。AIP“三验”众创机制的探索对于用户参与创新、企业技术孵化、各方协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孵化了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应用创新园区的“三验”众创机制不但可以对接用户体验、企业研发与社会推广,很好地对接应用需求和技术孵化、实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也有利于培育众创文化,推动创客运动的持续发展。2008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知识社会与创新2.0”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上,“三验”应用创新园区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的城域开放众创空间探索,得到与会各界专家的高度关注,并与国际上的Fab Lab、Living Lab两大众创模式一并被称为面向知识社会的三个典型创新2.0模式,是对创新2.0时代众创的重要探索和先行实践。应用创新园区关于体验、试验、检验“三验”众创机制及众创平台的建设,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政用产学研各方资源,有利于推动用户创新浪潮,也有利于推进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实践,有利于推动创新创业的浪潮,是众创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2
科技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求新: ??就是“荀日新、日日新、再日新”。求新是创新意识的首要特点,科技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特点,更能激发创新意识的涌现,求新也是对创新意识的评价标准。 2.求异(求逆): ??就是有意识地去标新立异,要有逆向思维,想别人之不想,往逆向——相反方向求索。这样往往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科技活动中鼓励求异求逆思想,这是一种新的开拓思路的方法,也是成功的一条捷径。日常生活许多现象都是因为“异”而成为时尚。 3.求变: ??创新就要变,变质、变量、变数、变位、变场所、变方向、变方法、变生死、变温度、变形态、变速度、变功能、变软硬、变厚薄、变工艺,无穷无尽,更广宽地开展想象。“变”是创新意识活动中最容易体现出来的思维,“变”可以丰富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这也是科技活动中常用的手段。“变”要遵循合理原则。 4.求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奇不有,永不停止地探求世界的奥妙”,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出现。吸引人们创新意识的开展,兴趣性是首要动力,科技活动在此方面有专长。 5.求巧: ??在解题方法上有意识地求巧,巧妙是创造发明永恒的主题。“巧”是创新意识水平的反映,同时往往又是个性素质的反应,科技活动有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个性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