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一中的学校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范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范县唯一的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坐落在范县新区迎宾路西侧。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宜人,环境优美,实为莘莘学子潜心求学的静雅之所。学校现有68个教学班,5419名在校生,273名教职工。拥有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男女生宿舍楼、学生餐厅、标准体育场。为了满足全县人民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实现一中的跨越式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新区板桥路以北、迎宾大道以西划地403亩,筹建新校区。第一期工程占地230余亩,现已完成了主体教学楼的框架工程。
教学设备齐全。现有学生微机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语音发射台、多媒体电化教学系统、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3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45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2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5人,市级骨干教师51人。近年来,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批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有28名青年教师分别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
范县一中建校近五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中许多已成为国家栋梁,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在科技领域攻关夺隘,有的在高校讲坛播撒知识春雨,有的在祖国边疆保家卫国……如原濮阳市市长黄廷远、军区司令员王继烈,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黄守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金继运,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张聿法等。
自九九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节节攀升,有18名同学分别被北大、人大、中科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2004年高考成绩更加喜人,本科上线达533人;2005年高考,一班学生丁云宵以636分的好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十五班学生刘华伟以640分的成绩超过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屈就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高考,十七班学生石姗姗、二班学生薛良瑞分别获全县文、理科状元。学校特色教育成绩显著,体育、艺术本科上线近60人,高三学生体育达标率全市名列第一,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566人,较上年增加了150余人。骄人的业绩,使学校连年被省、市、县评为“教学质量达标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文明学校”、“先进单位”等。
自建校以来,学校教学成绩节节攀升。先后有邵明超、徐兰婷、田玉玺、丁林芳、顾二虎、李杰、贾庆龙、曼玉堂、丁云霄、赵圣奎、赵福斌、路立红、丁敬春等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人大、中科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名校录取。2005年高考,高三.15班学生刘华伟以640分的成绩超过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屈就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763人,较2007年增加197人,比2006年增加347人,本科上线人数增幅位居全市之首。08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引起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多次会议、多种场合给予表扬和肯定,市教育局领导携带国酒——茅台,为全体高三教师设宴庆功,县委书记赵茂辰亲临庆功宴现场为全体高三教师斟酒、勉励。
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近800人,实现了三年上线人数连续递增。范玉海、高昌分别获文理科状元,其中高三.1班应届生高昌以635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文理科前十名我校分别占8人、9人。为此,我们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表彰,“全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市“五一劳动奖状”,被县委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2010年高考, 实现新突破,本科上线1002人。应届生本科上线人数增长率全市第一。这种巨大的增幅使我校跻身于濮阳市先进学校的行列,并在全市高中教学工作大会上与油田一中、市一高共同做了典型发言,并荣获全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学校特色教育成绩显著,体育、艺术本科上线每年近160余人,高三学生体育达标率全市名列第一。
骄人的业绩,招来我市兄弟学校纷纷到我校参观交流,先后有南乐一中、台前一中、清丰一高、油田一中等。
2013年高考又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