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说声“对不起”

很遗憾!我没能和大多数人一样,裸辞之后随便走走。我也和大多数一样,裸辞之后沉淀了一段时间。我并不是没想过出去走走,反而我把旅行列入了辞职计划。我早早的就做好了攻略。

刚开始想着北上首都,南下涠洲岛,东行杭州,西进青海,天南地北,无问西东。后来遇到了不可抗力因素——没钱!放弃了这条线路。

接下来计划川藏线进藏,滇藏线出藏,俗称“信仰之旅”,后来遇到了不可抗力因素——没钱!放弃了这条线路。

最后决定走一条经济实惠,耗时少(通常多一天的时间,就多花一天的钱)的路线:

第一站:广州出发,坐国内最长火车线路Z264直达拉萨,历时52小时34分钟

第二站:第三天下午抵达拉萨,坐1路公交或滴滴到住处,住两天,第四天自由行布达拉宫、大昭寺转经、八廓街朝拜、玛吉阿米听故事……

第三站:第五天,参加当地五日游,去纳木错湖边看日出日落,去珠峰大本营看星空……

第四站:第九天回到拉萨,住一晚,第十天,布达拉宫坐机场大巴到贡嘎机场坐飞机回家。

寻思着跟家里说一声。我完全可以不跟家里说就上路,那就是一个人的旅行了。我想获得家人的支持,起码在路上也不会孤单,如果能来个经济支持,那就爽歪歪了。

不同意,年轻人是赚钱的时候,老了赚不动钱了才是旅游的时候。也就是说“我旅游可以,你旅游不行”。我完全可以理解父亲的反对。以他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思想教育做下的决定,很多想法和观点跟我们完全不一样。

举个例子,我们对旅游有着天差地别的认知。一般的旅游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张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父母亲的旅游是全程拍照、小视频,朋友圈直播,回来凡是遇到个人就炫耀我去了哪里哪里,“让别人知道”便是旅游的意义。所以他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包团出游。因为“不差钱”。我们不一样,我们大多没钱,只能穷游,所以做了一个月的攻略,力求花最少的钱,去最多的地方。我们旅行的目的大多也是“散散心”而已。

我并没有感到生气,因为我觉得带着情绪上路,那这趟旅行就失去意义了。我只是想弄清楚两代人的认知有多不同。

于是,我们对人生,事业,婚姻,孩子,房子,车子等进行了一场“信仰之旅”。

在这个“大学生街上一抓一大把”的时代,老一辈对大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包分配,吃单位”的阶段。有时候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父母辈赶不上好时代,就寄希望于孩子。父母也会算“投入产出比”这笔账,父母在孩子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越多,就越希望孩子是个“高产儿”。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为人父母者的本能,因为从投资的角度,高投入就要有高回报。同时这也要求孩子从一踏入社会就要赢在起跑线上,你是什么身份,就要赚什么价位的钱。通俗的说,你读了这么多的书,赚的比没读书的少,这不是闹笑话吗?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小时候父母也是这么让你赢在起跑线上的。只是,这其中的压力与谁说,父母投入有压力,孩子回报也有压力。反观那些早早出来社会的孩子,大多都很潇洒,该娶老婆娶老婆,还生孩子生孩子。我不是提倡不读书,反而要多读点书,于己于社会都有利,那些早早出来社会的,娶老婆生娃也是一种归属。

找一个赚钱的工作不难,找一个喜欢的工作也不难,找一个既赚钱又喜欢的工作是真的难。赚不赚钱别人知道,喜不喜欢只有自己知道。难就难在以别人赚钱的标准,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创业是有钱人的游戏。自己有点闲钱可以玩一玩,但千万别拿家里的钱开玩笑,除非你能保证这生意稳赚不赔。现阶段是积累资本和观察市场的阶段。比起创业,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投资理财,就像房子和车子的关系,房子是买不起了,但可以买辆车子。大钱我们是赚不了了,但我们可以赚点小钱。

有人说先有事业再有婚姻,婚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婚姻是一种状态,你需要达到这种状态的能力。你总想着给对方最好的,同时又不愿两个人过的比一个人的时候还差。也有人说先有婚姻再有事业,两个人赚钱比一个人来的快。父母偏向于后一种,我可以理解为抱孙子心切。因为到了该结婚生孩子的时候就该结婚生孩子,钱不钱的都是次要的。现在的社会趋势是晚婚,或者不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老一辈觉得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是一项光荣使命时,年轻一代把这项光荣使命当做生活方式。从80后开始,经历了计划生育,到放开二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让他们觉得可以生,可以不生,“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使命便变得不那么神圣了。再加上结婚有压力,离婚越来越普遍,养孩子有压力等等,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当然是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当然,这是在给不了别人舒服的生活的情况下。

国家都放开的“二胎”了,你咋“一胎”都没有,这不是拖国家后腿了么?能生一胎的大多能生二胎。不生一胎的,放开三胎四胎都没用。听说“生育税”“单身税”也即将上线,像这种有人在前边拉着你,有人在后边推着你,你自己却刹住车,只能说强扭的瓜不甜。只会导致离婚率越来越高,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跳过生不生的阶段,生出来怎么养?天下父母都一样,自己苦一点关系不大,但不能苦了孩子。孩子也是父母的希望,希望是美好的,所以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希望要有个家,希望要成长,要培养,要上学……虽说生孩子养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事,但跟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你买不了房,带不了孩子,孩子上不了学,甚至连自己都养不活,你怎么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父母说你们负责生孩子就行,我们负责帮你们带孩子。父母或者是出于好心,但我们千万不能这么做。父母带一下可以,在孩子没有独立意识之前,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是最妥当的。你要时刻观察孩子。如果可以,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以故事交换故事,以秘密交换秘密,你们会无话不说。关于孩子早恋问题,不鼓励也不阻止,爱情这种美好的东西,要学会去表达,不一定非得得到。父母则以观察者的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人生如果没有叛逆期,那便是不完整的人生,过来人都知道。

其实诸多人生要素,像爱情、事业、婚姻、孩子、房子、车子等等,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而影响我们人生的,我们的人生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或好,或坏。普遍情况下,有房有车能说明有一个好事业,事业好能收获爱情,爱情有足够的基础能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婚姻经营得好的家庭往往能培养出令人骄傲的孩子。但有时候,人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有人收获了爱情,却没有足够的事业基础让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一朋友正经历着这样的烦恼。大学四年得男女朋友,算上毕业两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奈何女方家里要求是广州买房,并在广州发展,女方是广州人,单亲家庭,从小失去了父亲。女方无所谓,因为爱情。只是女方母亲从小把女儿拉扯大,不能苦了女儿。这样的条件无可厚非,只是苦了男方。以朋友现在的薪资条件并不能在广州买套房,但能在老家买套房。抛却房子问题,他们也能过得很好,之前六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作为结婚的硬性条件,房子一直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我给的建议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好好沟通,不择手段感化丈母娘。像努力赚钱这种狗屁说法,还不如买张福利彩票来的实际。

我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不同意”,因为从离职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你从错误的基础上再做其他事情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小时候就被教育成一个好孩子,如今我们已经过了叛逆期,仅剩的那点个性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彰显。

所有的代沟,都是三观不合造成的,三观不合又导致沟通不畅。陪伴,不需任何言语交流,就这样安静的一起吃顿饭,一起看电视。因为一开口,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活观、爱情观、婚姻观等等什么乱七八糟各种观都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后发现,你徒有一厢情愿的信仰——亲人,才是你们两个世界的共通之处,能让你放下一切执念和不开心。

当你因为心烦而不回家或者因为回家而感到不快乐,那我大可认为你现在的生活是充满烦恼而不快乐的,并且正在逃避和拖延诸多问题。因为逃避和拖延正是一切不快乐的根源。

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