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爱服务的美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BG8.28:接受奉爱服务之途的人并不缺少研读韦达经、从事苦行祭祀、布施或从事哲学和功利性活动所带来的结果。他只要作奉爱服务,就能得到这一切,而且最后能到达至高无上的永恒居所。

要旨:

这节诗是七、八两章的总结,特别讨论了奎师那知觉和奉爱服务。研习韦达经必须要有灵性导师的指导,要在灵性导师的指导下生活,从事许多苦行。贞守生必须象仆人一样住在灵性导师家里,必须挨门逐户去乞讨,并把乞讨所得交给灵性导师,他们只在得到了灵性导师命令时才进食。如果某一天导师忘了让他进食,学生就得戒食。这是奉行贞守生活的一些韦达原则。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研读韦达经5到20年后,便可成为一个人格完美的人。研读韦达经的目的并不是坐在安乐椅中的心智臆测家的消遣,而是为了性格的塑造。受过这样训练的贞守生允许进入家庭生活,结婚生育。做了居士之后,还要举行许多祭祀,以求获得进一步的启迪。他也必须根据国情、时间和对象进行布施,按照《博伽梵歌》的描述,分为善良、激情和愚昧形态的布施。然后,退出家居生活,进入瓦那帕斯塔(行脚僧)阶段,从事种种严格苦行——住进森林里,以树皮为衣,不剃须发等等。人经过贞守生、瓦那帕斯塔,最后到萨尼亚西,经过这四个阶段,就能提升到生命的完美境界。然后有些人要提升到天堂去,当他们更进步时便获得解脱,进入灵性天空,不在非人格梵光中,就是在外琨塔星宿或奎师那楼卡中。这是韦达经典勾画的道路。然而,奎师那知觉的美妙就在于从事奉爱服务便可一举超越不同生命阶段的所有仪式。

  梵文“idaà viditvä”两个字表明,人应该领会圣主奎师那在《博伽梵歌》第七章和这一章所给的教诲。不要以学术研究的方式或心智臆测的方法领会这些章节,而要和奉献者一起仔细聆听。从第六章到第十二章是《博伽梵歌》的精华部分。前六章和后六章就象中间六章的封面封底,中间六章特别受到主的保护。如果一个人有幸与奉献者在一起,领会《博伽梵歌》——尤其是中间的六章,他的生命立即光辉灿烂,超越所有苦行、祭祀、布施和臆测等,因为他仅靠奎师那知觉就能取得所有活动的结果。

  对《博伽梵哥》略有信心的人应该从奉献者那里学习《博伽梵歌》,因为在第四章一开始已清楚地说明了,只有奉献者才真正懂得《博伽梵歌》,其他人谁也不能完全领会《博伽梵歌》的真义。因此,人应该向奎师那的奉献者学习《博伽梵歌》,而不要师从心智臆测家。这是信心的表现。当人寻找奉献者并最终得到奉献者的联谊时,学习和领会《博伽梵歌》的程序就真正开始了。一个人在奉献者的联谊中求取进步,便会被置于奉爱服务中,通过奉爱服务便可扫除一切关于奎师那或神、奎师那的活动、形体、逍遥活动、名字和其他特色的所有疑惑。完全扫除这些疑惑后,就会坚定于学习之中,然后就能品尝到学习《博伽梵歌》的甘美,达到始终在奎师那知觉中的境界。到了高级阶段,就会完全爱上奎师那。这生命最高的完美境界使奉献者提升到灵性天空奎师那的居所——哥楼卡温达文,在那得享永恒的喜乐。

——《博伽梵歌原意》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