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予有几种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1. 予在文言文中有给予的意思吗

【动】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同本义〖bestow;give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赞许,称誉〖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

出售,卖〖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来源 亿容在线词典 原文链接:/cd/?keyword=%D3%E8

2. 文言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3. 文言文里,“之”有哪几种意思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