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共融,古村新生看大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当赣东风情遇上现代艺术


这个极具现代感的建筑是一座 咖啡馆 ,不过它不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而是藏在江西一个小村的 风火墙 后。

走进咖啡馆,很可能会看到有大爷在里面下 象棋 ,而他们手边的杯子里不是茶水,而是 咖啡

这里是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的 大坊村

在这里,造型奇特的 现代建筑 与传统的 赣派建筑 比邻而建, 艺术家 村民 的作品共处一室,传统 采茶戏 的曲调与年轻人的 吉他 声彼此交织……

传统 现代 ,在这里奇妙的碰撞、交融,让这个古老村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靠着这份独特的气质,大坊村成为热门的 旅游 打卡地,每年的 旅游 收入达到 560多万元


大房,大方,大坊


大坊村处在武夷山山脉到鄱阳湖之间的平原上,距今已有 500多年 的 历史 。

村里最大的姓氏是李姓。村庄名字的由来便与李氏家族有关。

明宣德年间,李氏家族的家长突然去世,由于没有安排 家产分配 事宜,家中兄弟吵作一团。

就在此时,一伙 盗贼 趁李家兄弟争夺家产之时,将他家财产全部偷走。

家庭不睦 带来如此后果,这让李家兄弟懊悔不已。

后来,几兄弟中的李玉璋外出行商,经历万难,才让李家重新振作起来。

为了不重蹈覆辙,李玉璋时刻告诫自己的几个儿子, 为人处世要包容大度,家和才能万事兴

后来又一次分家的时候, 长子 李愈忠谨遵家训, 让出全部家财 ,自己则在附近开山辟地,建基立业,逐渐形成 村落

渐渐地,人们便把李愈忠这支“ 大房 ”,雅化成村子的名称“ 大坊 ”。而 大方包容 的处世之道,也成为了大坊人世代遵循的传统。


一家富不如大家富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大坊人 离开家乡 ,去城市找机会。销路不错的 面包生意 成为大坊人一个选择。

2000年,村民李书生在南京开了一家面包店。

为了尽快占有市场,李书生 不断地学习研究 ,只要有面包相关的展示会,他都会跑去学习,积累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他摸索出一个发酵的 独家秘方 。靠着秘方,李书生在市场上 立住了脚

一次回家探亲时,李书生发现留在家里的乡亲们,收入连他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生活过得十分 紧巴

看到乡亲们的难处,李书生主动提出来,想做面包生意的大坊人,都可以去他店里学习技术, 秘方全部公开

就这样,在李书生的带动下,大坊村50多位村民做起面包生意。

大家还约定,不在相邻的地方开店, 不能让竞争伤了和气 。后来,这个约定逐渐成为了金溪县面包行业的行规。

如今,每十个金溪人就有一个在做面包,大家分散经营,把 一万多家 面包店开到了中国每一个 地级市 ,创造的年产值高达 35亿元


守着根脉搞创新


然而,钱虽然赚到了,大坊村却渐渐 空了

村里的老屋因为年久失修,已经 破败不堪 ,很难在里面居住,所以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 不愿意回来

人们很想把老屋修缮起来,但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大笔的 资金 ,还需要有 技术支持 ,凭一家一村之力,根本无法完成。

直到2018年,金溪县政府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发起了大规模的“ 拯救老屋行动 ”。大坊村也被列入修复名单。

2019年6月,大坊村一期修复工程开始了。那个时候,很多 外国艺术家 也被邀请到了村庄,为打造一座 多元风格 的创意村提供新鲜元素。

但他们的想法却与村民的观念起了冲突。

一次,在修缮一户村民的老屋时,设计师想要 拆掉风水墙 ,增加房屋的采光和通风。

然而这个做法却遭到了屋主的反对,老房子都是祖宗留下来的,格局和风水都 有讲究 ,不能轻易破坏。

双方争执不下,工程没办法继续。

后来在村主任的周旋下,屋主和设计师坐到了一起, 交流 了各自的想法,最后双方 各退一步 ,风水墙保留,但开了几扇窗,用于通风和采光。

面对矛盾,不是对抗,而是 寻求和解 。就这样,在村民和设计师一次次的 沟通交流 包容接纳 中,村子也在一天天变化着。

2020年3月,大坊村一期修复工程完成。这座既保存了 传统格局 古建筑外形 ,又融入了 时代特色 的古老村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如今,曾经外出打拼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生活创业,还有许多外国艺术家也因为慢慢爱上了中国文化,长期留了下来。这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村庄,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晚20:00,去江西抚州大坊村,看一个传统与现代共融的村庄。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大坊村——大方大坊 古村新生》

播出时间:2022年1月26日(周三)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