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的栽培技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1
山桐子是一种中性偏阴的树种,它既喜欢光照也较耐半阴,能够适应温和湿润的气候,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能力。虽然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是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山桐子的生长表现最为良好。山桐子的繁殖基本上是依靠播种育苗的方式进行。
一、采种。选择15至30年生的雌株作为采种母树。当果实变为深红色时,便可以进行采收。在采种时,需要将果穗剪下,然后捋下浆果。在室内堆放1至2天,直到果实充分软熟后,再放入水中搓洗,去除果皮肉等杂质。在清洗种子时,应使用细孔容器,以防种子流失。净种后,再将其浸入新鲜草木灰水中1至2小时,擦去种子外层的腊质,然后晾干。最后将其混湿沙藏或进行袋装干藏。种子的千粒重约为2.3克。
二、整地。在3月上旬开始进行整地,要求精耕细作,至少要进行两犁两耙。确保土块破碎,圃地平整。同时,要开沟系,以保证排灌畅通。每亩施用腐熟的饼肥150公斤作为基肥,并施用硫酸亚铁10公斤,90%晶体敌百虫3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和杀灭土壤害虫。在作床时,以南北向为佳,床高25厘米,床面宽1.2米,中间略高于两侧。
三、播种。整地后大约15天就可以进行播种。混湿沙藏的种子取出后可以直接播种,而袋装干藏的种子则需要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后,滤干再播。由于山桐子的种子较小,播种时应将种子与细土拌匀后再播。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条距约为30厘米,播种沟深3厘米,上覆细沙土1.5至2厘米,然后盖稻草。播种量每亩约为1至1.5公斤。
四、苗期管理。播种后大约20天,种子开始发芽出土。此时需要保持床面湿润,如果连续天晴导致床面干旱板结,将不利于种子的发芽出土,应及时喷水。
山桐子的木材松软,可用作建筑、家具、器具等的材料,被人们称为“树上油库”。2011年,山桐子成功试用于飞机燃油,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山桐子果肉含油量为43.6%,种子含油量为22.4%至25.9%,平均含油量为36.3%,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8%-81%,这使得山桐子油的营养价值超过了大多数高端木本食用油。
山桐子食用油具有多种价值和功效:1、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酸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促进人体蛋白合成,对人体进行全面良性调节。2、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的保健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液态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预防和治疗极为有利,能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被誉为“血管清道夫”。3、具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改善脂质代谢,有效减少皱纹产生,保持青春容貌。4、减少细胞耗氧量,使人更有耐久力,有助于减轻腿抽筋和手足僵硬状况。
山桐子的多用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炼为木本食用油。2、提纯亚油酸。3、制造生物柴油。4、生产有机肥料。5、加工健康系列产品。6、创造碳汇交易收入。7、带动特色旅游业。8、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在最近的两会和十八大上,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了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目标,强调在生态环保方面要下足功夫。山桐子作为一种我国的碳汇树种,同时也是可再生资源与能源,其附加值绝对不仅限于生物能源方面,在旅游、保健食品、高端木本食用油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山桐子因此被人们誉为“黄金树”,其全身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