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明风华》中的历史事件,刘伯温真的给建文帝留下后路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6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历史上是个被极度神话的人物,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刘伯温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预测未来,真的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人。在刚开播的《大明风华》第一集中,这位与剧中时代背景不相符合的、没有出场机会的人物竟然也有机会秀一下智慧。

景清建议

  《大明风华》开篇,明成祖朱棣即将攻破南京,建文帝万分焦急。女主孙若微的父亲景清告诉建文帝,当年刘伯温曾预测到朱棣会攻陷南京,曾留下一个救命的盒子。建文帝打开了这个盒子,里面有一把疏子、和尚袍等物品。建文帝顿悟:刘伯温是让他剃光头当和尚,逃离南京。

  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下落不明,几百年来都是一个谜,有史料记载建文帝自焚了,也有史料记载建文帝不知所踪。不过《大明风华》中的这个桥段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史料中也是有迹可循的。这个桥段最早出自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



景清说出盒子的事情

  事实上,《明史纪事本末》不仅记载了盒子的事情,甚至连盒子里面究竟有什么、建文帝逃跑的方法线路、逃跑之后的行踪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从历史的角度上讲,建文帝逃跑的过程及以后的行踪是非常隐密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得知详细的情况,《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谷应泰不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况且历史记载由于多种原因通常都比较简略,不可能长篇大论,毕竟不是写小说。谷应泰的这段记载显然是参考了当时的史料、民间传说等众多材料,可信程度一般。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几点盒子是朱元璋留下的,并非刘伯温所留,记载中完全没提到刘伯温。只不过刘伯温谋略过人,后人便猜想刘伯温预测到了明朝的未来,所以留下盒子,让朱元璋将盒子托付给建文帝。这种想法当然是胡思乱想,刘伯温死于洪武八年(1375年),去世时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并不融洽,即便他想托付,朱元璋还未必会相信。况且朱元璋死于洪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比刘伯温足足晚了23年,就算有托付,这么多年了,朱元璋还能记得吗?但如果是朱元璋留下的盒子,想来没有人会相信朱元璋会这么聪明。

景清说出盒子的事情

  那么有没有可能刘伯温看出明朝藩王会成为祸害,于是提醒朱元璋做好准备,留有后路呢?其实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陆陆续续把自己的儿子封为藩王,分处各地镇守大明,保卫中央。明成祖朱棣是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的,但于洪武十三年才去封地。刘伯温死于洪武八年初,那时朱棣年仅15岁,只是小屁孩一个。在刘伯温去世之前,朱元璋没封几个藩王,明朝也不存在藩王势大的问题。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是在洪武二十年以后造成的,那时各地藩王经过多年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积蓄,才逐渐实力强大,朱元璋无力解决,建文帝胡乱削藩才导致靖难之役。

建文帝取出盒子

  这个世界上充满智慧的人或许可以根据现在的情况猜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但绝对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刘伯温当然也不可能,但很多现有留存的历史材料中关于刘伯温预测未来的事情并不少,例如刘伯温做的烧饼歌,竟预测到明朝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大明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