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船夫曲》是什么乐曲,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23
《黄河船夫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这是民族的音乐,见证了民族的坚毅,民主的斗争。
第2个回答  2020-03-23
《黄河船夫曲》是民歌,是混声大合唱,是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师生采录。系黄河老船夫李思命自作。
作为一首劳动号子,这首民歌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深热爱,对自己的深深自豪。
第3个回答  2020-03-23
劳动号子,陕北民歌。这首民歌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深热爱,对自己的深深自豪。
第4个回答  2020-03-23
歌唱的是黄河上的船夫们艰苦的生活,也体现了他们勇于吃苦的精神,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5个回答  2020-03-23
《黄河船夫曲》不止歌美曲美,作者的品格更美。它不是歌使人更美,而是人使歌更美。
1920年左右,陕北佳县螅镇荷叶坪村春节表演搬水船节目,黄河船夫李思命出演艄公,以艄公与坐船姑娘对唱的形式脱口唱出了《黄河船夫曲》。当时,他只是传达自己真切的人生感受,可演出结束后,村里人都夸他词遍的好,曲唱的好,看了解馋,听了快活。
1942年前后,延安“鲁艺”音乐系师生在晋、陕交界的黄河岸边采集民间音乐时,从一位船工那里记录下来这首歌。当地船工大多从事“摆渡”劳动,“摆渡”的节奏性不强,劳动气氛也比较和缓,所以这类“船夫曲”也较为自由、舒展。
1957年农历七月,79岁的李思命去山西丛罗峪赶集,归途所乘渡船因超载沉没,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者,却终因年老体迈力竭而魂归黄河。有什么样的人品、人格就有什么样的歌,李思命最后一次用生命唱的《黄河船夫曲》惊天动地、震撼山河。
20世纪50年代初,这首歌曲收入《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近年来,一些电影、电视片用这首民歌的原始录音作为插曲,一些大型歌舞晚会也将其作为独唱节目,使之在全国流传。李思命万万没有想到,当初他那不经意间的乡野一唱,唱响了历史,唱响了现在,唱响了中华。《黄河船夫曲》的歌词分上下两阙,上阙设问,下阙酬答。“问答式”在中国民歌中颇为多见,但如此之“问”之“答”似仅存一例。问句语言虽质朴、平实,但立意高远,气势磅礴,从黄河的“弯”到“弯”里的船,再从船上的“竿”到持竿的梢工……,环环相扣,层层设问,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这样的设问,实质上是代表全民族向自然、向历史发出诘问,给人以天地悠悠、感慨万千的震撼。曲调与歌词相呼应,句首的两小节五个音是全曲音调的浓缩,接下去是四个基本重复的乐句,似呼唤,似设问,又如自叹,仿佛要把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沧桑一泻而尽这首歌在调式上也极有特色。答句只把“你”改作“我”,把“几十几”改作“九十九”,两个字的变动就使歌词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完美境界。它是云彩和黄河流水传情的歌,是雷声和闪电交锋的战歌,是船夫和大自然的对话,是黄河在和船夫作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