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事业单位,最近机构改革被划转到参公单位,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参公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和普通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两两相对照,事业单位编制没有任何区别,有区别的,是单位管理特性,和事业人员的身份。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想转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除开省考,就是先提拔任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面出任管理级之上满2年之后,如果年龄不得超过四十五岁,就可以调任公务员岗位领导岗位。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面编制数很少,绝大多数可能就2-3个岗位,针对总数巨大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群体,提拔任用晋升管理级(副科级)之上的难易度也不难看出。就算提拔任用晋升后,想转公务员领导岗位也是一座可望不可及的高山。这俩方式哪一个都不容易,不难看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公务员、参公人员有多么难了。

组织

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就是指因机关事业单位彻底或是关键担负政府职能,依据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参考《公务员法》管理方法,那样的事业单位却被称之为“参公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参公管理,其管理方法、激发、升职、选任、薪水、褔利等,都与公务员是一样的。事业单位人员向参公事业单位中间流动性,也一样被认定为“反向激发”,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违背条件要求激发,即是违反规定。而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向政府机关公务员职位激发,归属于正常的激发,可以自由调任。

人员身份

参公事业单位的国家干部身份工作人员,可以被登记为参公人员,和公务员享有一样的待遇,其升职、破格提拔、管理方法、薪水、褔利等都与公务员同样,区别就是应用的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参公事业人员和公务员一样,职位仅有管理工作,并没有专业技术职务,也无法实行职称工资,之前评定的技术职称,在参公以后就失去了功效。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人,依照《公务员法》要求不可以参公,这一点和政府机关也是一样的。

因参公终断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公期限可视性同是职称评审期限,符合条件的能直接认定为更高一级的技术职称。将来的参公事业人员,也就跟参公事业单位一样,仅有行政执法人员和部分基层的群团机关人员。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第2个回答  2022-07-30
区别就在于事业单位一般是事业编,而参公单位一般是公务员编制,公务员编制的福利待遇是比较高的。
第3个回答  2022-07-30
身份区别。参公事业单位和其它普通事业单位都使用事业编制,但参公事业人员进行过参公登记,不执行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在工资待遇和晋升方式上等同于公务员,可以在参公单位和行政机关自由流动(部分地区仍有障碍),身份待遇明显“高”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由于是公务员身份属性,进入参公事业单位需要参加公务员国考或省考,而普通事业单位则只需参加所在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考。
第4个回答  2022-07-30
区别是:参公和事业编的执法资格不同,参公人员具有执法资格,而事业单位人员无执法资格。参公和事业编的收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