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自私自利”的聪明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在传统教育里,我们都被教导说要做一个懂得吃亏的人,要大方,不要吃亏,一个“自私”的人没人喜欢。但你仔细观察生活,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活得比那些处处为人着想的人要潇洒、快乐、受人追捧。

原因无他,因为有很多“老好人”并不是真心想为别人做事,真心吃亏,而是为了维护自己“老好人”的形象不得不这样做。这种情况下,违背个人的意愿的“帮助别人”让自己活得很累,很不开心。这种压抑的情绪在潜意识中是能被周围人感受得到的,所以为什么别人不会珍惜你对他们的“好”。

并不是鼓励说要事事拒绝别人的请求,而是需要帮之前扪心自问,你是真心想这样帮别人还是怕破坏自己的美好形象而迫不得已这样做。做完之后是开心呢还是不开心多呢,要想清楚。那些情商高,处处照顾别人的人是真的愿意为每一个人着想,并且有能力做到既帮助别人也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人。我认为黄渤和何炅就属于这一类人。

最近在看基尔施纳的《聪明人的训练》,感觉有点意思。不用从书名字面去理解,这本书并不是锻炼头脑或者讲逻辑思维的,实际是作者自己总结了七种练习方式,帮助那些没有主见、没有想法、以别人为中心的人去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把人分为三种人:愚蠢的人、狡猾的人、聪明的人。这种分类方式过于主观且不全面,其实也没有蔑视的成分,因为作者坦白自己也曾经历这三类人的角色。

其实这种分类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老好人每次想要下次拒绝的时候总下不了嘴,因为社会中、身边里狡猾的人会不断告诉你这样做才对,聪明的人置身度外,做自己的事情,而愚蠢的人就陷入这种“想拒绝却拒绝不了”的死循环。

以前我自己就是一个不太懂得拒绝别人的小要求的人,总觉得是自己过于小气。就拿帮舍友拿快递来说,我常常会被人要求帮忙拿个快递,即使我自己没有快递拿。而我自己也很少让别人帮我拿,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事情自己就能做,何必麻烦别人。但时间长了总觉得关系不对等。我意识到,似乎我在他们的眼中,就只有拿快递、打饭的价值,而不是组队做作业时喊上你,也不是有好吃好玩的叫上你。别人还会觉得这种小事帮他们也没什么,但浪费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啊。我当时就渐渐学会拒绝了别人类似的要求,除非我真的顺便拿。

以前大学的师妹也跟我一样,她说她愿意帮别人拿快递,但自己的快递从不需要别人帮忙,因为开不了口,也不想麻烦别人。

拿快递这种算是小事情,但像蹭吃蹭喝、带手信、要求帮忙免费作图写文章这些的,还要求你不求回报,又何必费时间跟他们来往。分清楚什么是合理诉求并平等交换,这才是让你我人际交往平衡互动的真正做法。这里说的“平等交换”并不指的是价值上的,而是双方付出的边际成本要平衡,也不需要当即就要还清,但要记住。

如果你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想再做“老好人”,建议你也去读读这本《聪明人的训练》。当然,做自己和不做自己都是需要付出代价,那就要看你更愿意承受哪种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