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把情感清零归咎于分享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继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之后,分享欲是最高级的浪漫再一次引起人们的艳羡。

人们对分享欲赋予了太多的期待。

这个世界的一切似乎都息息相关,但唯独情感难以共通。作为逃离孤独空间的钥匙,分享欲一直被奉为浪漫的终极。

它就像雾气四散的清晨照进微弱的光芒,虽无法抵挡凉意,却让人充满了希望,是湿漉漉的温暖。

可是我们似乎弄错了一个逻辑,不是分享欲决定了我们的情感,而我们的情感决定了分享欲的延续。

01.定义即枷锁

前不久,「分享欲才是感情的桥梁」冲上热搜,不难看出其中寄托了无数分享者的依赖与期待。

当分享欲成为情感依托的媒介,理想中的情形是,我将那份深藏于心的喜欢暗喻在对这万千世界的理解之中,而你明白我的喜欢,所以处处共情。

可现实是,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充沛的情感去分享点滴,并非所有人都会收到饱满而又真挚的回应,许是敷衍的、许是有偏差的。

所以分享欲本身可以排除回应的结果而单独构成一种浪漫的存在吗?

如果确切地将分享欲定义为情感桥梁,将情感置于这一字一句框出的结构中,就可以获得幸福吗?

答案似乎都是否定的,再强烈的分享欲也会因得不到回应而减弱甚至消失,而一份稳定的情感也并非以分享欲作为维持感情的重心。

关于情感的构建是很难下具体的定义的,因为它的模样千姿百态。你只能知道那种模式是适合某一类群体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不意味着全然适用。

只能抽象地概括,比如美好的、理解的、宽容的,这已经属于是对一份长久的情感较为深刻的表述了。

所以,如果非要将情感置于某一种具体的行为之下,那无异于作茧自缚,结局也必是岌岌无终。

02.感情里的自我意识

一段长久稳定的感情里,双方必然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即认识到自我在情感中的价值。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谈不好恋爱?

一种情况是自我意识强烈,认为对方的品性、能力、观念等各方面条件与自身不对等,主动脱离亲密关系。

另一种情况则是认识不到自我意识,这种情况下极其容易产生迁就、猜忌、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最终被动脱离亲密关系。

而分享欲若是带来挫败感,或者感受不到对方的分享欲,多数是属于第二种情况的群体。在解决如何找寻到自我意识之前,先思考这样一句话:

“你是怎样的人,便会遇到怎样的人。”

这句话的逻辑不仅仅是,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你便会遇到一个真诚的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你是一个真诚的人,所以你会遇到踩在你的真诚上欺骗你真心的人。

所以吸渣体质的本质,不过是对方早一步意识到你是个怎样的人。

只有当你意识到爱情只是无数情感中的一种,它才不会占据你生活的重心;只有当你意识到自我的感受才是感情中最重要的存在,你才会明白任何迁就、理解与尊重都是互相的。

而自我意识也不必找寻,你的喜好、你的三观、你在爱里的真诚、你在爱里所做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付出都是你的价值。

你唯一要做的,是保护这些价值,在遇到对的人之前尽量不受伤害。

要如何保护?至少是对等回馈。

要如何判断是否是对的人?至少是因为你的存在,决定了他的回应。

03.分享欲要留给合适的人

其实当我们明白了自我价值之后,会发现分享欲是宝贵的情绪,要留给合适的人。

这与过犹不及是一个道理,当一件事情、一个观点等分享错了人,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负担。

分享者也许会因为得不到想要的回答而感到失落,被分享者也会因回复得不够到位而感到担心,或者根本不想回复。

久而久之,耐心被磨没了,欲望也是。

这个社会很复杂,复杂到明明在做同样的事情,却得到不一样的感受,所以还是开篇那句话,情感是很难达到共鸣的。

以为永远不会走散的情意也许到了某个路口便是别离,而有些淡淡君子之交却细水长流。

许下的承诺也许在某一天戛然而止,不经意地回过身,与那个一直在背后守护你的人撞个满怀。

你意识不到的时刻、意识不到的结局有很多,那时候觉得不可思议,那时候觉得无比平静,那时候又觉得难能可贵。

其实后来的你内心清晰明了,你知道该向谁索要答案,又该向谁倾诉;你知道谁是搪塞将就,谁又是真心相待。

你只是不知道及时止损,一次次重复踏入湍急的河流里挣扎,误了自己,伤了他人。最后似乎连再度相信的勇气也没有了。

可你应该明白的,要坚守,才会有如愿。

你也应该明白的,灵魂碰撞下的分享才永远让人期待。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