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师徒学如何对待朋友31/10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听孔子谈如何对待朋友

今天想谈一谈昨天论语学习的感受。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去向孔子求教,如何对待朋友?孔子就回答他说,对待朋友要真诚。如果对方有缺点,有错误,或者说有问题,要真诚的指出来,告诉他。

不能装看不见,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却不置一词。

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我们要流露出最大的善意,不要让对方觉得你在嘲笑他。

还要注意节制,给对方留面子。

不要认为我为他好,我就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人是情绪的动物,当你说不到他心里去的时候,他觉得你在嘲笑他的时候,或者他情绪很糟糕的时候,他是根本听不见你的意见的。

这个时候还注意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听不进去,就要注意及时的停止。

不要一个劲的劝,人一旦听不进去,你还三番五次的说。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你的好心被人当成了驴肝肺。自己很不开心,对方也根本听不进去。

这样的话不但没有帮到对方,反而还把关系弄僵了。

如果对方没有吃什么亏儿,倒还好说。如果他吃亏了。他不一定会感谢你,反而会觉得你会嘲笑他,因为你跟他说很多遍,他都听不进去。

这个时候就可能丢了个朋友,或者对方恼羞成怒,导致我们受到屈辱,而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孔老夫子为什么不倡导朋友一定要用心的规劝,哪怕得罪他呢?

因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朋友,我们的责任就是替他多考虑一点。去善意地帮他一点。

但毕竟他的事就是他的事儿,他有自己的判断,他有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过分的去干涉,就成了干涉别人的私生活了。不管你说的对不对?不管对方后来怎么样?

如果我们过分的话,那么我们都很难在对方心中有好的印象。而事实上,当关系处差的时候,当对方不够信任你的时候,你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一个人不是不懂道理,最关键的是你说的话有没有权威性?他能不能听进去,愿不愿意听你说?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交浅言深,这是从对待朋友的角度来说的。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有朋友愿意三番五次来规劝我们,不要做什么,给我们提醒。这个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思考,要感谢人家,而不是因为对方说的语气不对,或者说的时机不对,或者方法不对,而去厌恶他。

这样的话才真正能够交到知心朋友,而不只是互相吹捧。平时都是好,好,好,关键时候,眼睁着看你跳坑 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到最后后悔晚矣。

所以我们跟着孔老夫子来学论语其实就是。学习如何为人,如何处事?

圣人的处事蕴含了大智慧,能够指导我们,让我们受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