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罚单吊销许可无法阻止滴滴向无证网约车派单?更严措施来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一些网约车业务比较发达的大城市,近来对于网约车的合规化管理日趋严格起来,一直在打击滴滴等平台违规向无证网约车派单的行为。比如上海在去年就对滴滴给无资质车辆派单开具了上千万的罚单,南京市也一直在持续查处无证网约车。但也有这样一个中小城市,虽然网约车业务并不发达,其监管部门却一直在和滴滴出行等违规派单行为斗智斗勇,但收效甚微,这个城市就是德阳。

近日,德阳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其官方微博,再一次回应了网友关于打击不合规网约车,以及提升合规司机收入的问题。其中遗憾地提到,百万罚单和吊销许可都不能阻止滴滴向无证网约车派单,足见运管作为监管部门也很无奈。在回应中该监管部门表示,从去年7月份开始,相关部门先后对滴滴出行开展了3次联合检查和约谈,并下达了整改通知,但除了无资质车辆清退数量有所增加之外,违规派单等行为并无明显改观。

该回应同时指出,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对滴滴处以百万以上巨额罚单,也未对滴滴出行的违规经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甚至是最严重的吊销相关许可证件,也无法真正阻止滴滴继续违规派单的行为。可见面对这种向无证网约车违规派单的行为,监管部门也有些无可奈何,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为此,德阳的监管部门表示,已经根据相关规定, 提出了更严的措施,即针对滴滴出行APP暂停发布、下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处置建议 ,并报上级部门审批。一旦获批,无疑是“杀手锏”来了,暂停或者强制下架滴滴APP将成为解决违规派单的有力手段。

不过从各地对网约车的管理现状来看,有关部门也很难下定“下架滴滴App”的决心。在上海清退无资质网约车的过程中,也曾联合多个部门对滴滴、美团等平台违规派单提出了产品下架的警告,但时至今日,滴滴平台仍然在正常运营,向无证滴滴司机派单也没有停止。这就难免让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滴滴究竟是凭什么敢和政府部门“对着干”呢?

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滴滴平台、乘客和 社会 等多方面的利益平衡。对滴滴而言,当然是司机越多越好,司机多了乘客的叫车体验就更好,而且在上海、北京等一些网约车需求旺盛的城市,更多的司机也意味着滴滴有更大的收益,这些收益或许远远高于滴滴被开具的罚单,因此平台也就没有主动清退无证网约车的动力。此外,站在乘客的角度,也希望能最快地打到车,一旦彻底清退无证车辆,打车难等问题可能又会在一些地方抬头,这也迫使管理部门在实施政策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如何满足乘客的打车需求。

还有一组数据对比值得深思。根据人民大学相关课题组在去年9月份公布的测算报告, 滴滴出行在国内共带动了1826万个就业机会 ,其中主要是网约车、代驾等直接就业机会,接近1200万个,还间接带动了 汽车 生产、销售、加油及维保等上下游的就业机会,解决了一大批家庭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然而按照交通部2019年底公开的数据, 全国仅发放网约车运输证86万张、网约车驾驶员证185万张 ,这个数字最终落在滴滴头上的就更少了。可见滴滴平台不合规的司机和车辆,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如果直接清退这绝大多数的滴滴司机和车辆,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这也是滴滴面临多次查处而敢于继续违规派单的重要原因所在。

如今在疫情之后,一些地方的就业形势又趋于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坚决一刀切地清退无证的滴滴司机和车辆,就可能“断了”部分司机的收入来源,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如果一直这样拖延下去,指望这些无证滴滴司机逐步合规化,各地的网约车合规化工作也就变得遥遥无期了。更何况,随着网约车竞争的加剧,不少地方出现了车多单少的情况,许多合规滴滴司机的收入已经很难得到保障,无证司机更加失去了合规化的动力。

从这两年网约车安全整改和合规化的推进过程来看,各地并没有降低网约车驾驶员和车辆准入门槛的趋向,按既定标准合规经营依然是最基本的要求。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一轮又一轮难以触及根本的检查和处罚,还不如下定决心把问题彻底解决。或许监管部门真的应该拿出下架App和暂停互联网服务的“杀手锏”,以打消平台存在的侥幸心理,迫使滴滴等平台全面清退不合规的车辆和司机。这对于很多进退两难的无证司机,以及监管部门,都是一种解脱,而滴滴等平台,也可以集中精力为合规网约车更好地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