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适合居住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问题一:为什么汉中被联合国称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汉中易中天说:汉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国,自古就是风水宝地。余秋雨说:汉中是汉民族的根,汉族人的老家。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梁会文说:汉中是地球同纬度生态保护最好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
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
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佛坪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竞秀,被称为西北的“九寨沟”;紫柏山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见;午子山山势险峻,壑幽林密,素有陕南“上华山”之称,其山中2500余亩世界珍稀白皮松蔚为壮观;褒谷口石门景区高峡平湖,仪态万千,仿建的石门栈道依山傍水,凌空飞架,再现了秦汉栈道的宏伟风貌和形制特色;红寺湖烟波飘渺,山水交融,恬静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南湖天灵地秀,林茂竹修,曲径通幽,是一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枯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还有百万亩油菜、五十万亩的茶园,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汉中有张骞,蔡伦 ,诸葛亮,汉服,汉文化,Y八飞机研发基地等等。

问题二:宝鸡市,安康,汉中哪个更适宜居住 汉中

问题三:西安和汉中在居住生活上有何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啦之类的东西。汉中和四川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接近,吃面的少,吃米为主(我就讨厌吃面)。气候比西安好,唔,其他的就没什么区别了,ls所讲是对的,汉中适合养老,生活节奏慢~

问题四:在汉中买房在哪个地段生活比较方便 ~~~抓不住的东西 连伸手都是愚蠢的

问题五: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汉中生态环境好适宜人类居住的原因 位置
陕西汉中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
气候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着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问题六:汉中,兰州,那个城市适应人居住 肯定是汉中更适合人居住,汉中气候湿润离西安也比较近,物价不高。

问题七:陕西汉中生活水平怎样? 楼上的哥们肯定没来过汉中,汉中市简称“汉”,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汉中主产水稻、小麦,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等珍稀动物,洋县为国家稀有动物保护区。

问题八:汉中 好吗 这里是你生活和调节心情的好地方 这里也许没有你要寻找的大城市的霓虹灯 也没有你留恋的现代化娱乐设备 但是这有淳朴的民风 这有最新鲜的空气 这有最安逸的生活环境 这有最让人留恋的美食 这有最让人感触的夜景 LZ 我不理解你的好是什海意思 但是我在这里生活了20年 越生活越留恋 毕竟是自己家乡 如果想感受最质朴的生活 或许你可以来看看~

问题九:陕西汉中气候怎样啊? 汉中气候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降水:汉中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 *** 、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本区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输入本区上空。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主要是蒙古高压)控制,多西北季风,形成寒冷干燥少雨的天气。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少雨,秋凉多雨,气候湿润。地面植被、水库、河流、田园等所蒸发于空间的水汽参与降水甚微。来自西南、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巴山、秦岭阻隔,使得区内雨量充沛,但由于两山位于西南气流的路径上,由于中低层云系的水汽系统辐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响,使本区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悬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其中南部米仓山最为丰富,成为陕西之冠。
湿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
风:区内年均平均风速介于1-2.5米/秒之间。鲜见大风天,年均不到2天,周边郊县则有不同。

问题十:汉中怎么样? 汉中市简称“汉”,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辖汉台区和镇巴、留坝、勉县、西乡、南郑、城固、宁强、洋县、佛坪、略阳10个县,总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80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任市委书记张会民、市长胡润泽、市政协主席李怀生。汉中主产水稻、小麦,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等珍稀动物,洋县为国家稀有动物保护区。
地理:汉中地处祖国大西南,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其间是由汉江冲积而成的汉中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原区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地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间,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
汉中盆地南北宽约37公里,东西长116公里,约占汉中地区总面积的15.7%,可耕地越亩,其中以水田为主
气候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经济:2010年,汉中实现生产总值509.7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8亿元,增长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4亿元,增长18.4%;财政总收入45.2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增长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3元,分别增长15.5%、21.4%。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86亿元、402.67亿元,增长32.8%、34.1%。粮食、油料总产分别达114.13万吨、17.01万吨,增长3.9%、6.8%。生猪饲养量619.63万头;茶叶产量1.5万吨,汉中仙毫在第七届北京茶博会上荣获9枚金奖、占绿茶类金奖总数的64%;柑桔产量22.38万吨;蔬菜产量174.48万吨。劳务输出79.35万人,收入75.2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211.7万人次,实现收入48.7亿元,分别增长17.5%、52.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98.12亿元、300亿元,增长17.97%、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