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的社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1.8%,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22.5万人和29.64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省级卫生县城。

县城品位全面提升。

“两河”治理改造累计投入28.2亿元,建设安置楼房6311套,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基本完成。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改造9条城市道路,建设路东延工程竣工通车,形成“六横、八纵、一环”主干路网;投入使用新汽车站,开通公共自行车系统,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21处,投资1.65亿元新建第三水厂,投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完成污水管网20公里,新增绿地24.6公顷,累计投资3亿元基本实现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

建立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模式,全省“和谐城管”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镇域实力整体增强。

探沂镇、上冶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省级百镇建设示范镇,薛庄镇、朱田镇分别被确定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山东最美宜居村镇;探沂镇被市里列为新市镇,梁邱镇、薛庄镇被市里列为重点镇。

大力实施乡镇对标赶超工程,12个乡镇(街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部突破1000万元,其中过亿元乡镇(街道)2个、过5000万元2个。

农村面貌变化巨大。

实施“两区同建”,开工建设15个重点农村新型社区。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余户,被评为“全省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县”。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亿元打造许家崖乡村风情休闲区,投资3200万元实施大田庄乡15个村连片整治,创建美丽乡村106个、山东省传统村落2个,成为首批“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和“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会观摩我县。

投资5.7亿元改造垛薛路、田石路等农村公路630公里,建设北尹大桥、柱子大桥等大中桥梁40座;投资3.2亿元完成327国道、岚济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8个;投资4亿元完成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三和水源、许家崖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建设。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完成新一轮费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了东城新区、温凉河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县城控规全覆盖。

加快打造“两河四岸”水域生态景观,投资3.2亿元实施温凉河综合治理,文昌湖公园主体已建设完成;投资1亿元实施护城河治理改造,已完成护堤和河道清淤。

实施“四供两排”和城市绿化工程,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5%、90%和80%,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为44.5%和38%。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城镇,抓住探沂镇被列为新市镇的机遇,实施扩权强镇,打造县域发展副中心,将上冶镇加工区作为县经济开发区北区重点打造;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74栋住宅楼2300户已分房入住,其中新庄镇、梁邱镇、朱田镇、石井镇等乡镇土地增减挂钩和“两区同建”项目成效显著。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8.7%,占财政支出比重79%以上。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8%、14.6%。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完成县一中、职业中专、费城南关小学迁建和县二中、实验小学搬迁改造,新建1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95所小学附设幼儿园,招考848名教师充实农村教学一线。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45处,增加病床300张,居民基本医保覆盖率保持100%,公办医疗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8‰以内,“十二五”末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4.2。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五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三届广场舞大赛、五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费县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项目。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上调了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连续十一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工资达5500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

成立费县慈善总会,筹集救助资金5600余万元对特困家庭实施应急救助,救助群众1218名。

建设经济适用房606套、公租房2187套、廉租房140套,改造棚户区8207户。

积极推进民政事业创新发展,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费县烈士陵园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中央电视台对我县退役士兵“两推”工程、阳光低保等工作作了专题报道。

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第四届研讨会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我县召开,授予大青山为传承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毫不放松地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总体稳定。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9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

扎实推进社保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85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0元、3200元。

累计投入近10亿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100%,成功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全省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计划生育工作以服务促管理,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3.14万人,朱田镇崔家沟村和梁邱镇北王庄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纳入市“一点两区”扶贫示范区规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在市级验收中获得第一名。

投资7124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14.45万人,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建成三南尹、姜庄湖橡胶坝。

成立费县博物馆,出版发行二轮《费县志》。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被评为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县。

扎实推进平安费县建设,深入开展六项秩序集中整治活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了新的提高,平安建设获得全市第4名的好成绩。

在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县位列全市第7名,提升了6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