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国夫人总兵与陈霸先会于赣石原文及译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19

《隋书·列女·谯国夫人》原文如下:

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

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聘以为妻。融本北燕苗裔,初,冯弘之投高丽也,遣融大父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宋,因留于新会。

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遇侯景反,广州都督萧勃征兵援台。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口,遣使召宝。宝欲往,夫人止之曰:“刺史无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宝曰:“何以知之?”

夫人曰:“刺史被召援台,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唤君。今者若往,必留质,迫君兵众。此意可见。愿且无行,以观其势。”数日,迁仕果反,遣主帅杜平虏率兵入赣石。

宝知之,遂告,夫人曰:“平虏,骁将也,领兵入赣石,即与官兵相拒,势未得还。迁仕在州,无能为也。若君自往,必有战斗。宜遣使诈之,卑辞厚礼,云身未敢出,欲遣妇往参。彼闻之喜,必无防虑。于是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唱言输赕,得至栅下,贼必可图。”

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夫人总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赣石。还,谓宝曰:“陈都督大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

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

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高安,诱与为乱。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发兵拒境,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内外逼之,纥徒溃散。

仆以夫人之功,封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石龙太守。诏使持节册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赉绣幰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

至德中,仆卒。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高祖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陈将徐玩登以南康拒守。至岭下,逡巡不敢进。

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至此,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表魂为仪同三司,册夫人为宋康郡夫人。

未几,番禺人王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洸于州城,进兵屯衡岭。夫人遣孙暄帅师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素相友善,故迟留不进。夫人知之,大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战克,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仲宣。

夫人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其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岑翁、梁化邓马头、藤州李光略、罗州庞靖等皆来参谒。还令统其部落,岭表遂定。高祖异之,拜盎为高州刺史,仍赦出暄,拜罗州刺史。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

以宋康邑回授仆妾冼氏。仍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降敕书曰:“朕抚育苍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净,兆庶安乐。而王仲宣等辄相聚结,扰乱彼民,所以遣往诛翦,为百姓除害。

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遂令孙盎斩获佛智,竟破群贼,甚有大功。今赐夫人物五千段。暄不进愆,诚合罪责,以夫人立此诚效,故特原免。夫人宜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

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夫人遣长史张融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不可以招怀远人。上遣推讷,得其赃贿,竟致于法。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

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高祖嘉之,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赠仆为天崖州总管、平原郡公。仁寿初,卒,赙物一千段,谥为诚敬夫人。

译文:

谯国夫人是高凉冼姓人家的女儿,她世代都是南越首领。他们跨山据峒,氏族部落有十多万户人家。夫人小时候聪明贤惠,多有谋略,早在父母家时就能安抚部落民众,还会行军领兵,威服诸越。她常常劝告族人要与人为善,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因此深受本乡人的信任。

越人习俗,喜欢相互攻击。夫人的哥哥南梁刺史冼挺,凭借自己的富裕强大,侵扰掠夺周围郡县,岭南一带的人民都深受其苦。夫人对他多有规谏劝导,因此,人民的怨恨情绪得到平息。海南、儋耳郡慕名归附她的部落就有1000多峒。

梁大同初年,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夫人有志向和操守,便聘给他的儿子高凉郡太守冯宝为妻。冯融本来是北燕的后裔,当初冯弘投奔高丽的时候,派遣冯融的祖父冯业率领300人渡海归附宋,被安置在新会。自冯业到冯融,已经三代充当郡县的长官。

由于客居他乡做官,号令往往不为当地人们所执行。与冼家联婚以后,冼夫人告诫约定本宗族的人,要他们顺从汉化了的民间礼仪风尚。她常常跟冯宝一起评议裁决案件。首领中有犯法的人,即使是亲族也决不宽恕。自此以后,颁发政令再也没有人敢违背。社会秩序因此得到安定。

后来遇上侯景发动叛乱,广州都督萧勃征集兵力援助台城,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口,派人召冯宝。冯宝打算前往,夫人劝他说:“刺史无故不会召集太守,一定是想欺骗你共同造反。”冯宝说:“凭什么知道呢?”

夫人说:“刺史被召救援台城,他竟然称自己有病,却在铸造兵器聚集人马,然后召唤你,如果你前往,必定被扣留做人质,然后迫你的军队跟他一起造反。这个图谋显而易见,希望你不要去,先看看形势再说。”几天以后,李迁仕果然造反,派遣主帅杜平虏帅兵入赣石。

冯宝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告诉夫人,夫人说:“平虏是一位勇猛的将军,领兵进入赣石,必与朝廷的军队发生战斗,势必未能返回。李迁仕在州里也无能为力。你如果自己前往,必然会引起战斗。”

“你可以遣派使者欺骗他,以谦卑的言辞,丰富的礼品,借故说你公务在身不能远出,想派妻子前去加参见。他听了一定很高兴,且无防备,于是我率领1000多人挑着杂物步行,声称来送礼劳军,因而能够到达他们的营寨,这样便可以击败叛贼了。”

冯宝听从夫人的主意,李迁仕果然大喜,看见夫人的人都挑着礼品,便不加任何防备。夫人乘机痛击,结果取得了重大胜利。李迁仕败走宁都。夫人统领军队与长城侯陈霸先会师于赣石。

夫人回来后对冯宝说:“陈都督实在令人钦佩。他很得人心,我看这个人一定能平定叛乱。你该好好地资助他。”

冯宝逝世后,岭南大乱。夫人召集、安抚百越,几个州都得到安定。到了陈朝永定二年,她的儿子冯仆九岁。夫人派他率领各部落首领到丹阳朝拜,从此开始出任官职,被朝廷封为阳春郡太守。

后来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冯仆到邻近的高安城,诱惑他一起叛乱。冯仆派人回去告诉夫人,夫人说:“我为人忠诚坚贞,至今已经历两个朝代,不能因为爱惜你而放弃国家利益。”

于是征集部队在边境抵御叛军,并且率领百越酋长接应章昭达。内外夹攻,欧阳纥的军队溃散。冯仆因为夫人的功劳,被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郡太守。

陈宣帝还诏令使者带着符节册封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赠送一辆套四马的鞍车。其车盖绣花悬垂光亮的丝质缨子;给一套吹鼓乐队,并且赐予她指挥的旗帜符节,出行的仪仗和刺史出巡一样。

至德中,冯仆去世。后来又逢陈朝灭亡,岭南一带无所归附。数郡县一起拥戴夫人为“圣母”,保护境内百姓的安全。这时隋高祖派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南,陈朝将领徐玩登占据南康防守抵抗。韦洸到岭南,迟疑不决,始终不敢前进。

当初夫人曾以扶南国的犀角宝杖献给陈主,这时候晋王杨广让陈后主给夫人写信,告诉她,陈朝已经灭亡,叫她归附隋朝,并以犀角宝杖和兵符为凭据。夫人见到宝杖,证实陈已灭亡,召集部落首领几千人,终日痛哭。

然后派遣他孙子冯魂带领军队,迎接韦洸进入广州。岭南一带于是得以平定。冯魂被任仪同三司的官职,同时册封夫人为宋康郡夫人。

不久,番禺人王仲宣谋反,诸首领都响应他,把韦洸包围在广州城里,然后派兵驻守衡岭一带。夫人派孙子冯暄带领军队救援韦洸,冯暄与叛党陈佛智一向交情友好,因此犹疑不决,迟不进军。夫人知道后十分生气,派使者把冯暄逮捕起来,拘留在州监狱里。

又另派一名孙子冯盎率兵讨伐陈佛智。战斗取得胜利,陈佛智被杀死,冯盎又进军南海,与鹿愿的军队会合,一起打败王仲宣的叛军。夫人亲自披着甲衣,乘着戴甲袍的战马,撑着锦伞,带领使用弓弩的骑兵,护卫着持诏令的使者裴矩巡视安抚诸州。

苍梧首领陈坦、冈州首领冯岑翁、梁化首领邓马头、滕州首领李光略、罗州首领庞靖等都来参拜。冼夫人命令他们仍旧统领原来的部落,从此岭南得以安定。

隋高祖对此感到惊奇,封冯盎为高州刺史,同时赦免冯暄,封为罗州刺史,追封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夫人为谯国夫人,并以宋康邑回授冯仆的妻子。设置谯国夫人幕府,配备长史以下的官吏,给予印章,授权她调拨各部落和六州兵马,若有紧急军情,可自行决定对应。

皇上并下达诏令,写道:“我抚育百姓,情同父母,想使天下清净,万民安乐。然而,王仲宣等叛乱分子擅自聚结,扰乱那里的人民,所以派遣军队前往诛灭,为民除害。夫人情在奉国,深明正理,令其孙子冯盎擒获斩杀陈佛智,一连挫败群贼,甚有大功。现赏赐夫人礼品绸缎5000段。

冯暄犯有不愿进兵的过错,确有罪责,因为夫人立了这样的大功,故特赦免。夫人应该教导子孙遵循礼教,遵守朝廷教化,以合乎我的心愿。”皇后还以首饰及礼服一套赐给夫人。

夫人把它放在金饰的箱子里,同梁朝陈朝赏赐的物品分别藏在一个仓库里面,过年时举行家庭大会,都将之陈列在庭院里,以示子孙。

夫人教导子孙说:“你们应该尽自己的一片丹心忠于天子。我事奉三代君主,只有一片好心。现在赏赐的物品都保存着,这是忠孝的报答,希望你们大家都好好的思念它。”

当时番州总管赵讷贪婪残暴,各俚僚部族多有逃亡叛变。夫人派遣长史张融给皇帝带去密封的奏章,论述安抚大计,并陈述赵讷罪状,不可用他来安抚逃往远方的人们。皇上于是派人清算赵讷,追缴了他的贪赃财物,最后将他依法处置,并下诏令委托夫人招抚慰问逃亡叛变的民众。

夫人亲自带着诏书,自称使者,经历十几个州,宣谕皇上旨意,安抚各俚僚部族。所到之处,人们纷纷归顺。

隋高祖嘉奖她,赐予夫人临振县1500户作为汤沐邑,追封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仁寿(601—604)初年,夫人去世,隋高主赠送办葬礼的绸缎1000段,并赐予“诚敬夫人”的谥号。

《谯国夫人传》是唐代魏征主编的一篇传记。

冼夫人的生平经历

《隋书》中的《谯国夫人传》,是现存可考全面记载冼夫人生平业绩最早的文字。《隋书》卷八十《列女篇》共记载了15位妇女名人,《谯国夫人》列居第五篇。全篇2000字左右,记述了冼夫人一生的主要事迹。

冼夫人,姓冼名英,经历梁、陈、隋三朝,出生于岭南高凉郡的一个俚人大首领的家庭,“幼贤明,多筹略,抚循部众,能行兵打仗”。冼夫人的丈夫冯宝是五胡北燕王室的后裔。冼夫人在18岁时嫁给高凉太守冯宝,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冼夫人生平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行军用师,压服诸越(隋唐的俚族),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并非一昧愚忠,既识时务又爱国爱民,深得岭南地区后人敬重。

冼夫人及其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被尊称为“岭南圣母”。

冼夫人留下的名言很少,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句而今已成茂名城市标签的“吾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学界认为,“惟”字”要比“唯”字更接近本意,只有用“心”体味,方知冼太之意。这个“心”字,用意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