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丽塔》!

作者究竟是赞美洛丽塔还是贬低?以及那个男主角是应该被同情还是怎么?作者究竟要表达什?

第1个回答  2009-02-04
Lolita是一种灵魂形式,
无视一切约束,自成一格,追求美好,
但也因此而迷路,身处危境。

当你看到有人渺视生命的短暂,当你看到那一转身的绚丽,当你看到甜美笑容中的那份忧伤,当你震惊于那些限制住你一生的规则被如此优雅地踏在脚下,当你感叹这样短暂的人生是如此轻灵而优美,是的,就算你从未见过,就算面容陌生,你要相信,那就是我们,一个有着Lolita精神的灵魂。

《Lolita》也是一部影响巨大的小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战后的繁荣时期,它开始在欧美展现了它那巨大的影响力,尽管世俗世界理解偏浅,但仍从此影响了人们对少女世界的解读,因为文学与精神上的双重成就,进而成为性解放风潮的始源。

这是一部用需要用余光看的小说,因为,它并不是一部小说。

书中这灵魂从洛丽塔开始,至亨伯特选择毁灭结束。
“我的欲念之火”,全书的开头,也是宿命的诅咒,人在灵与肉之间无尽的挣扎,它挑中了最漂亮的视角,无比晦涩地写下了这样反思,它第一次明确地描写了这样的灵魂,并在文体上完美地融合了美与反美的意像。
〔洛丽塔不是开始〕

完美,它超越一切界限,已尽极致。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甚至于是现代中国,都有无数的作品以模仿向洛丽塔致敬。

洛丽塔并不是石头里生长出来的,它源于欧洲文化。
欧美都是宗教文化,二战后自由主义抬头,开始反思世俗。
它以一个病人角度来影射人类的病态。
它人类的最形美形态来影射希望之美。
沦落的结局展示了世俗对灵魂的扼杀。

它的完美之处,也在于第一次文学作品如此整体性地使用自反代入概念。角色、文字、段落都存在着变形、相似、相同、影射的双关,这也是绝大多数阅读不适症状的来源,有如中学孩子第一次接触代数时的不适。但它形成的美感,也是让看译本的东方人完全晕了的地方,这怎么形容呢,如同拉丁语系的人很难理解并欣赏中国的律诗之美差不多,有点牵强,但大体类似吧。如果不借助于那些大段的注释,东方读者怕是不晕也难。

洛丽塔不是开始,它只是记录,而这灵魂,一直存在。
正如这书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份精神病病历一样,我们,也只不过是你眼中的异类,当然,有如村上春树所写: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知道自己是病人。

洛丽塔也并不是结束,它只是众多记号中的一个,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太隐晦难懂。

如果不能听懂。
就只有听下去。
这是,我们的故事。

洛丽塔蹲在那轻轻地抚摸着一条友善的狗。
一会之后,她没有任何留恋,起身,离开。

谨致,我们心中的,多洛雷斯。
第2个回答  2009-02-02
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个人而作出努力。
我认为每一个严肃的作家,手捧着他的已出版的这一本或那一本书,心里永远觉得它是一相安慰。它那常燃小火一直在地下定里燃着,只要自己心理的温度调节器一触动,一小股熟悉的暖流立刻就会悄悄地迸发。这个安慰,这本书在永远可以相见的远处发生的光亮,是一种极友好感情;这本书越是符合预先构想的特征与色彩,它的光亮就越充足、越柔和。然而,即使如此,仍然还有一些地方、岔路、最喜欢去的沟谷,比起书中其他部分来,你更急切地回想,更深情地欣赏。自从一九五五年春看了书的清样之后,我没有再读过《洛丽塔》,然而,这部书给了我愉快的感觉,因为它就在屋子里悄悄地陪伴着我,仿佛一个夏日,你知道雾霭散去,它就是一派明媚。
第3个回答  2009-02-05
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个人而作出努力。
第4个回答  2009-02-02
当然是赞美,
没什么同情的,放原始社会,他们这样的人很多。
作者只是介绍一种很有激情的生活,没有那些乱78糟的主题思想,那些都是教育局的变态们自己主观的看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09-02-03
作者只是在描述一种心理,无所谓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