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不契合能做朋友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5-06
消费观念不同,不代表三观不同。消费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能看出一个人是持家还是败家。但是这不影响做朋友,顶多就在你面前炫耀一下。做朋友主要看性格合的来合不来,有没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
第2个回答  2020-05-06
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只是朋友嘛,朋友的有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达到高度的一致,在某些方面,我们也会有不同观点,仍有不同的想法,或者说它有不同的特性,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我跟我的朋友,我们俩就很多方便,是很不一样的,就是在别人看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但是我们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因为我们曾经说过,要为即使有不同的地方吧,我们也要做到在对方的面前,适当的改变自己。而且我觉得每个人的都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也不能说它多出的人的价值观,就一定是对的,别人的人生,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掌握的,或者说我们也不要妄想能够改变别人的人生,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你用你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别人的感情,注定就是一个错误。而且消费观不同,其实影响也不大,也就是可能是一个人,他平时是比较节俭的,另一个的平时花钱比较大的交的这个雨,他本身自己的家庭的经济情况就是相关联的,如果说家庭本身说条件比较优越的话,那么从小他就可能会养成这样的一种消费观,那个如果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的话,那么他就被彼长可能会比较节约一点了,我觉得这个并不影响两个人做朋友,
第3个回答  2020-05-06
消费观不契合,和做朋友没有太大的冲突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联系、但一定总放在心上。朋友就是在你人生的路上,特别是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伸手给你的是朋友;当你欢乐的时候,陪你一起笑出眼泪的是朋友;在你最痛苦的时候,握住你的手给你力量的是朋友,朋友的份量不在于语言,不在于物质,更不在于酒和金钱,在于朋友之间的关心、理解、帮助、支持、、、如果你在孤独的旅途中,忆起朋友所说的话,便不再沉湎于其中,如果你在痛苦的日子里,能感觉到朋友的手就在你的身边,整个人顿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如果你在苦闷的时候,拨通朋友的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哪怕一字不讲,便感受到犹豫不再笼罩,那么,这就是朋友的份量了。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朋友的那种方法,便是我们如何去给予朋友,如何在朋友的心中永远留有写着我们名字的绿洲,如何让朋友在他们的人生路上,永远感受到有一盏灯在前方,有一只路标在指引,有一颗心在同样的希望着、表述着、珍惜着、、、、、、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 一个人会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的知己却是很少,知己是能够在心灵上相遇,能够互相了解对方
第4个回答  2020-05-02
一般而言,不能长久,消费观念不同说明所在阶层不同,自然不能做朋友,尤其是不能长久,最好不要和消费观念不同的人做朋友,久了容易心生嫌隙,甚至会反目
第5个回答  2020-05-06
消费观不契合是能够做朋友的。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俩的消费观就不契合。他的消费观是,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是有的时候就得省一点,我的消费观就是,只要我有钱,我就买我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