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期卧床会发生静脉血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7-11
血流缓慢、凝血亢进和静脉内膜变化是静脉血栓症的3个重要因素。
1.血流缓慢
首先,老年人体力较差,活动较少而且卧床的机会多,从而减弱了静脉回流的肌肉弹力作用;此外,老年人患心脏病的较多、心脏功能较差,心搏出量明显减少,造成体循环淤血;再有,老年人腹部肿瘤发生率增加,平卧时腹腔脏器和肿瘤均可压迫静脉,同时在解剖学上两下肢静脉在某些部位受到肌腱、韧带及神经压迫而阻碍静脉血回流,老年人易患静脉曲张症,静脉迂曲扩张,弹性减退,大多数伴有静脉瓣及交通支受损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淤滞。
2.凝血机制亢进
表现为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和血小板聚集力增加,这些老化改变均有利于血栓形成。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折、外伤手术组织损伤造成大量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红细胞增多症脱水、血浆蛋白异常和大静脉插管、输注高渗营养液均可造成血液浓缩;胰腺、肺、卵巢恶性肿瘤以及白血病本身促使血小板破坏释放凝血因子均可促使血栓形成。
3.静脉内膜变化
静脉老化表现为内膜粗糙,静脉瓣萎缩,容易在瓣膜下方静脉窦处发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静脉起搏导管和电极也可造成静脉内膜损伤。
第2个回答  2020-07-08
下肢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bai来源于下肢的活动,长期卧du床的患者下肢长时zhi间活动减少或不活动,下肢dao静脉血液回流减慢,长期滞留在下肢静脉中。血液流速减慢长期滞留在下肢血管中就增加了血液中的凝血成分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尤其使血小板与血管内膜接触的机会增多,就会使血小板积积聚黏附在血管内膜上,构成血栓形成的核心原理。另外血液减慢还可以激活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达到凝血所必需的浓度时从而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