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卯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问题一:"点卯"什么意思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问题二:点卯是什么意思 1.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2.“点卯”,是形容一个人作事敷衍,应付差事。旧时官署衙门卯时(早晨5时至7时)开始办公事。官员查点人数时叫“点卯”,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其点名册称为“卯册”。若需签到,则称为“画卯”。李存《义役谣》:五更饭罢去画卯,水潦载道归业晡。有的人为应付差事,点卯后即走开,故后来用“点卯”来比喻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的人。

问题三:古代为什么把官员的报到称为点卯 “点卯”在北京方言中是指“到哪报到或看一眼”,有打个招呼或应付差事的意思。 在古代则是指衙门开办公事和早朝的时间,具体来说,这与中国古代地支计时的方法有密
切联系。
古代通常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分别用十二地支指代。如子时是指晚上的11点到凌 晨的一点,然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对应两
小时,卯时就是凌晨的5点到7点这段时间。
以明朝早朝为例,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 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
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 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当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时,百
官行一跪三叩大礼。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作出答复。
可见凌晨5点是宫门开启的时间,皇帝在卯时接见大臣并讨论政务,故有点卯一说。而不需要上朝的官吏则将这个时间作为开办公务的时间。每次事先查点人数时称点卯,吏 役听候点名叫应卯,其点名册称为卯册。若需签到,则称为画卯。如李存《义役谣》:“五
更饭罢去画卯,水潦载道归业晡。”
后来点卯制度流于形式,很多官员不过前去报个到或者敷衍应付一下。于是点卯也就 有了应付差事的意思。北京是明清两代的定都之地,深受皇权文化的熏陶,于是成为民间
俗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题四:“点卯”,现在时间是指几点 卯, 十二时辰之一,早晨五时至七时。也泛指早晨。如:卯睡(早晨睡觉);卯酉(早晚。卯,卯时,早晨;酉,酉时,傍晚);卯困(谓因吃卯酒而困倦昏睡) 而点卯不指时间,旧时官署衙门卯时(早晨5时至7时)开始办公事。官员查点人数时叫“点卯”,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其点名册称为“卯册”。

问题五:点卯的北京土话 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点卯”,是形容一个人作事敷衍,应付差事。旧时官署衙门卯时(早晨5时至7时)开始办公事。官员查点人数时叫“点卯”,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其点名册称为“卯册”。若需签到,则称为“画卯”。李存《义役谣》:五更饭罢去画卯,水潦载道归业晡。有的人为应付差事,点卯后即走开,故后来用“点卯”来比喻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的人。过去,竹木器物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卯榫结构。凹进的,叫“卯”;凸出的,叫“榫”。木匠做出的器物讲究“可卯可榫”或“合卯合榫”。若榫太长,超出了卯一截,就叫“过卯儿”。因此,交流中人们也常用“过卯儿”来表达“过度”的意思。另外,古时皇帝规定每天卯时(早五时至七时)早朝,文武百官有事没事必须在卯时上朝,俗称“点卯”,没有哪个敢“过卯”。

问题六:点个卯是什么意思 表个态

问题七:三天一次是什么意思 三天作为一个周期,每三天 一次

问题八:北京话里“打是”是什么意思? 北京方言“成”代表行的意思。老北京方言大全 01、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02、砸窑―为了不与大家分享偷偷藏起来。 03、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04、果儿―被泡的女孩。 05、尖果―漂亮的女孩。 06、苍果(或涩果)―难看的女孩。 07、戏果―跟泡妞,嗅蜜一个意思,台湾话叫把马子。 08、孙儿―被泡的男孩。 09、尖孙―漂亮的男孩。 10、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11、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12、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13、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14、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15、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16、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17、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18、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19、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 理事务,加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20、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21、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22、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23、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24、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25、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26、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27、半不---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28、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29、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30、大限---即寿数。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到死的意思。 31、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32、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33、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34、颠儿了---撒腿跑了。 35、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就是连带着把他也给打了。 36、横---北京土话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37、唏溜儿---北京土话,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也可写作吸溜儿。 38、点儿背---北京土话,点儿,指不幸的遭遇、运气;即所谓的背时。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39、脏了房---老北京人迷信,认为人被凶杀,死在屋子里,会带来晦气,故有脏房一说。 40、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北京方言。 41、遭践---北京土话,埋没、糟踏的意思,自己把自己给淹践了,即自杀的含义。 42、业障---作孽、罪过。 43、摆龙门阵---四川话,闲聊天的意思。 44、一绷子---北京土话,即很长时间的意思。有时也说一绷儿。 45、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46、片子---片读骗,片子即名片,北京新土语。 47、猫着---北京土话,......>>

问题九:古人上班为什么叫“点卯” “点卯”这个说法与古人的作息时间有关。
点卯的“卯”是古代计时中的“卯时”。古人习惯把一天一夜的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说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
人们又用12地支中的每一个名称来命名这12个时辰。比如,上半夜11时至下半夜1时称为子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半夜子时。按照地支的顺序,清晨5时到7时正好是卯时。而古时人们是习惯早睡早起的,当时的官员们也有上早朝的习惯。
所以早晨五六时的光景,官员们来到衙门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人数,也就是现在的点名。而那时正好是卯时,因此人们也就自然地把点名叫做“点卯”了。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词汇,如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点名册被称为“卯册”,如果需要签到则叫“画卯”等。慢慢地,各行各业都借鉴了“点卯”的经验,规定早上点名。

问题十:卯凶是什么意思 不常见的用法,名词做动词用。
意思是
已经点卯报到了。
卯:
报到。旧时官署例定在卯时开始办公时,进行点名报到等活动。其点名册叫“卯簿”,“卯册”。俗称“到一下”叫“点个卯”或“打个卯” [roll call]。如:卯册(即卯簿);卯簿(旧时官署中的名册。点卯时用之,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