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和特写的内容 相同点不同点 区别和联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7-10-28
速写与特写
速写和特写,都是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但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上都有区别。
速写,本来是绘画中的名称,意指画家用铅笔、炭条或竹笔,在短暂的时间内,即景写生,粗线条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形象和动态,反映出事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特征。其目的是粗略地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材料;同时,也借以培养敏锐地观察对象、简要地表现对象特征的能力。新闻速写则是绘画中速写手法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请看报刊史上一篇典型的人物速写:
彭德怀速写 (丁玲 )
“一到战场上,我们便只有一个信心,几十个人的精神注在他一个人身上,谁也不敢乱动,就是刚上火线的,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不懂得害怕。只要他下一声命令去‘死’!我们就找不到一个人不高兴去迎着看不见的死而勇猛地冲上去!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
这是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政治委员告诉我的,当他述说着这一段话的时候,发红的脸上隐藏不住他的兴奋。他说的是谁呢?就是现在我要粗粗画几笔的彭德怀同志,他现在正在前方担任前敌副总指挥的工作。
穿的是最普通的红军装束,但在灰色的布的表面上,薄薄浮着一层黄的泥灰和黑的油,显得很旧,而且不大适宜,不过在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都有许多被寒风所摧毁的小裂口布满着,但在不能成为漂亮的脸上有两个黑的、活泼的眼珠转动,看得见有在成人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玩皮。还有一张颇大的嘴,充分表示着顽强,这是属于革命者无产阶级的顽强的神情。每一遇到一些青年的干部或是什么下级同志的时候,看得出那些昂昂的心都在他的那种最自然诚恳的握手里温柔了起来。他有时也同这些人开着玩笑,说着一些粗鲁无伤的笑话,但更多的时候是耐烦地向他们解释着许多政治工作上的问题,恳切地显示着一个对同志间的勉励。这些听着的人便望着他,心在那些话里沉静了起来,然而同时又更奋起了!但一当他不说话沉思着什么的时候,周围便安静了,谁也惟恐惊扰了他。有些时候他的确使人害怕的,因为他对工作是严厉的,虽说在一切生活上是马马虎虎,不过这些受了很凶的批评的同志都会更爱他的。
拥着一些老百姓的背,揉着他们,听老百姓讲家里事。举着大拇指在那些朴素的脸上摇晃着说:“呱呱叫你老乡好的很……”那些颈上披得有长毛的也会拍着他,或是将烟杆去送到他的嘴边。哪怕他总是笑着推着来拒绝了。后来他走了,但他的印象却永远留在那简单的纯洁的脑子中。
(1936年12月)
这篇速写发表在1937年2月3日的《新中华报》上,文章在表现彭德怀这个人物的时候,明显地没有展开生活的细节,而以白描手法简要地刻画,篇幅短小,语句简明,但却把人物形象轮廓式地活画出来了。正如作者所说,是“粗粗地画几笔”,但却传神到位,不乏情趣。如关于穿着、关于脸色、关于嘴。特别是眼睛:“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都有许多被寒风所摧毁的小裂口布满着,但在不能成为漂亮的脸上有两个黑的、活泼的眼珠转动,看得见有在成人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顽皮。”这种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开头以别人之口,把彭德怀的人格魅力刻画得鲜明而耐人寻味。
这就叫速写。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新闻速写的特点是一快、二短、三粗略,要点清晰,以少胜多,简洁朴素,明快有力。它是一种小小的精品,选材很严,用笔很简,只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掠影、一瞥,不作工笔细描。它有消息之简洁而不失之枯燥,有通讯之形象而不失之铺张。要求记者及时敏锐地抓取丰富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动人的一瞬间、难忘的一瞬间或很有特色的一瞬间,速记成篇,写出急就章,内容上以小见大,贴近日常生活,有形有态,光鲜如画,使读者感到可感、可亲、可读。
新闻速写的内容无比广泛,题材到处都有。凡人物、事件、场景、花絮等,都可以写速写。各种社会动态,如市场面貌、会议情况、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等,都可以快速地、粗线条地记录、反映出来。它不求深度和厚度,却能鲜明准确地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在现代生活变化多、节奏快的情况下,快速地记录生活显得十分重要。记者要眼尖手快,在快节奏的客观事物的变动中,写出更多时代生活的急就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造出辉煌大厦固然好,但我们又何拒做这一石一木的工程呢?外国作家布洛克也说过,每一活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文艺是这样,新闻更应及时反映生活前沿的一木一石,写出时代的"急就章"。
如果说,新闻速写是事实过程的压缩,或事实片断的简图,那么,新闻特写则是事实片断的放大,事实过程的切面。
特写的特点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电影、电视中的近镜头。所以,新闻特写是对事实片断作集中突出的描绘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把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的片断和部分加以放大,描形描态,绘声绘色,给读者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新闻特写在选材上,是切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对事件发展中某一两个片断和侧面,给以集中突出的描绘。所以特写取材有三个“要”: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特写;要有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特写;要有场面,没有场面就没有特写。掌握了这三个“要”,特写的“特”味才能出得来。现在有些报纸上的“特写”,缺少“特”味,主要就是一般性地叙述过程,缺少“镜头”,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和运用上述三个“要”。
比如,写一个市长,你不写他日理万机,忙忙碌碌,而写他怎么在星期天去逛书店,寻找有关金融、政法和高科技、现代管理的有关著作,有情有景,有对话有神态,这就是一篇特写。写一个跳水运动员,不写她多少年苦练硬功夫,以及如何对待父母、教练、朋友等等,而专门写她在高高的跳台上,直往下跳的1秒钟,把环境、气氛、技巧、影响等烘托出来,这就是一篇感动人和吸引人的好文章.
了解了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写作时,角度和结构也就可以随之而得到较好的解决。特写的角度最好从有特色的细节和场面入笔,少写和不写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争取一开头就别开生面,出奇制胜。也可以以简单的概括作开头,然后迅速进入报道的核心内容。特写的高潮,一般放在最后部分,使人有兴趣读完全篇,并得到一种阅读欲望的满足。
新闻速写因为主要表现手法是白描,所以语言大多凝炼、质朴;新闻特写因为强调展示生活的画面,所以有些关键情节需要展开,甚至要充分地展开。于是,在文学语言上,就会稍稍铺张一点,文学色彩浓一些,因而也更生动、形象、具体一些。所谓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是需要有一点工笔细描好,是需要有一点点渲染烘托的。文笔不应当是呆板的,而应当是灵动的、跳跃的、特别富有生气的。

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抓住生动的形象,抓住情节的高潮,以生动形象的文笔向读者展示生活的画面,这就是新闻特写采访写作的要领。

我们讲的新闻特写,具新闻特质,真实、短小、典型、形象。而西方许多国家,他们把许多通讯报道称为专稿、特稿,有时也称为特写,这个“特写”的概念与我们上述所讲新闻特写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只是重点采写的特稿(通讯)而已。我们应尊重自己新闻实践的传统与规范,不宜用外国的理论和实践来硬套或照搬照抄。

参考资料:http://www.hljdaily.com.cn/by_xwcb/system/2002/12/23/000252819.s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