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场精彩的灯塔演讲—涂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这次把收获先放在开头,因为真的太喜欢涂强老师了,第一次听他短短30分钟的语言分享,就被赋能了、被赋能了、赋能了、能了、了。

喜欢涂强老师以一种交流的方式来分享(我就假装是跟我在对话吧,哈哈哈)。接地气,我是听完他的分享之后最大的感受。

说为什么被赋能了,涂强老师在前面说自己在做语音的分享,因为听到鹏飞老师专业电台主持人的开场之后,感觉自己的心跳都砰砰跳,明显加快了。还说自己被各种碾压了,还给在即增加各种碾压的机会。

说真的,当涂强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直接表白,这个老师我喜欢。因为很贴切,比PPT都更有场景化。这不就是我等“凡人”最大的烦恼吗?因为被各种碾压,所以害怕被碾压,不敢被碾压,所以躲在角落里,看着其他明星般的“别人”在舞台闪闪发光,大放异彩。而自己不敢站在聚焦灯下面,因为怂,因为害怕,因为觉得自己会丢人。但是,涂强老师用自己简短的两句话,跟你表达:其实我,面对语音分享都有点心跳加速,这些都是正常的。面对演讲,你所害怕的、经历的,我也害怕过、也在经历着,我可以,你也可以。 不拒绝,先把自己推出去。

再加上涂强老师,娓娓道来的声音,这不就是最直接,最接地气的,最赋能的表达方式吗?哈哈哈,最后私聊涂强老师的时候,才发觉,他自己准备了40分钟,没想到30分钟就结束了。听完就更加喜欢这个如此接地气的老师啦。

所以,连这么厉害的涂强老师,都是这么“战战兢兢”的过来的,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分享嘉宾: 涂强老师。

我是F46期的涂强,从时间轴和职业发展的角度来去讲,很简单:三年的职业探索,12年的人力资源管理践行,还有三年的全面运营管理,一共18年的职业发展经历,目前依旧在职业经理人的岗位上践行着。所以我没有那么多炫酷的标签,如果说我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如果大家有男装定制需求、职业规划、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交流探讨等方面,我可以跟大家聊一聊,略尽薄力。

我为什么要做灯塔演讲的北京负责人?

在我分享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网络那端的你们有没有从声音里听出我的紧张,有没有想到我从准备训练营分享那一刻开始就很紧张,也有没有想到我是做了好几次的深呼吸才按下语音的按钮,以致于鹏飞说了有请涂强老师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大家也许觉得我有点夸张,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答应海峰老师负责灯塔演讲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做心理建设。因为我知道我在DISC一定会被优秀的学员们各种无情的碾压。

想到灯塔演讲负责人前置训练营分享。其实想来想去演讲这个标签和我似乎并不沾边,我们看一看前四位分享老师的一些标签,俞亮老师霸占讲师舞台600多天,赵冰老师1000场线下沙龙活动,培训讲书人300余人,赛男老师的优美声音,刀客老师在PPT领域已经封神。

那么,我就一直在想,就演讲而言,我到底在哪些方面能够跟大家有更好的输出?尤其,为什么我刚才说,请鹏飞来做我的学委,我要佩服自己的勇气,是因为很久以来我对自己的声音,其实一点都不自信。但是我依然来了,因为海峰老师找我做负责人的时候,我问海峰老师为什么要做灯塔演讲,海峰老师说: 与其寻求温暖,不如变成灯塔 。因此我想做一次灯塔。

我可能在DISC里面不是一个大红大紫的人,在DISC里也好,在我个人生活中也好,其实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毕业依赖,主动链接我们DISCer的伙伴特别特别少,也没想过为大家做一些什么样的贡献。

所以,如果说半年,前海峰老师找我,我一定不会接受这么大的一个任务,但当海峰老师今年12月份来找我的时候,我心甘情愿的接了这个任务。

因为海峰老师找我时,我是带着 感恩之心 和海峰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因为我那一刻感恩让我遇见DISC,感恩遇见DISC的演讲包班,感恩遇见那么多优秀的disc家人,感恩大家带给我的改变。

那么我的改变有哪些呢?看看以上的图,在贝贝和光哥的赋能下,以前不睡到最后一刻不起床的我,到今天坚持早起已经109天。在大家相互的鼓励下,我们已经打卡168天,这个打卡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而是 为了保持高品质 的完成。

看到这样一些数据的时候,其实我还是蛮佩服自己的,其实更感谢家人们带着我一起前行,而这个时候我更深刻的体会了我们那一句: 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的很久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我才获得了这样一次和大家更近距离链接的机会。

以上我所说的,似乎跟演讲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但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有信念去做事的时候,并且坚持用 输出倒逼输入 ,你就一定会有突破会有成长。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和我聊到灯塔演讲的时候经常说。不知道要讲什么,也有小伙伴说从来没有参加过演讲,还有小伙伴说先观摩一下再说。

而此刻我更想对大家说的是: 先应战,再去准备 。

我们试想我们哪一次进场考试的时候,是100%准备好的?但我们必须要进场,是因为那个时间是确定的,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改变,更没有办法选择拒绝。于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准备,这就是我们说的用 输出倒逼输入 。

不拒绝,先把自己推出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不拒绝,直接把我们自己推上灯塔的舞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变成灯塔。

试想一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而主动放弃很多的机会,而最终遗憾?我们是不是也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而放弃很多的机会?

所以现在当灯塔演讲舞台为我们而搭建的时候,我真诚的希望我们不要再错过,我们不要再因为各种原因再退缩,而是要把自己主动地推出去。然后你就会逼着自己思考,而真正从舞台上走下来的时候,你更会感谢当初的你。

所以我很开心,我们现在前置训练营的伙伴们,这么快的把自己推出来,而且第一时间的都去报名做链接,因为有勇气的我们一定会真正的实现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

其实没有几个人是天生的演讲者,只要我们通过用心的准备与训练,我们一样可以有精彩的演讲,那么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呢?

其实我没有怎么做过演讲和很多人可能一样。但有幸这几年听过的演讲也比较多,那么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我想好的演讲是有共性的,因为我曾经做过黑马会项目的评委我们当时一天听很多的演讲,什么样的演讲能吸引你是有共性的。 好的演讲一定是有好的思想、好的价值传递的 ,所以我们就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当我们确定要参加演讲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精雕细琢打磨演讲稿。我们经常说,磨课,磨课,磨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的过程,就像一个工匠,在做一件艺术品的时候,要纯轮廓逐渐清晰,最后形成完美的作品。

打磨演讲稿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 思想与价值是演讲的基础 ,我们在上面提到很多小伙伴都提出不知道要讲什么,或者说我们有很多思路却也杂乱无章。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生成概念,我们要知道我们想要传递给观众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切记舞台上的我们是属于观众的,而不是属于你自己的。所以你要讲的内容一定是对观众有益的、有价值的,我们传递的价值可能做不到像TED演讲嘉宾那么多伟大的发现、复杂的理论、人生的智慧等等。但是有血有肉的我们,会更贴近彼此。因此我们的过往,我们的经历,我们生活的体验,以及非常独特的感受,一定也可以带给大家启迪。

这个时候,我建议我们要把想到的所有的思想,还有一些点子在纸上全部罗列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要排除任何一种想法,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可能会创造出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伟大。列出思想之后,我们要进行比对,筛选,主要从价值,我们是自己熟悉的角度,故事以及案例等各个方面进行排序,最终找出我们最易传递以及最想传递的思想。

第二, 主题与主线是演讲的灵魂 ,当我们明确了要传递的思想之后,我们就要来设计与编排我们的主题与主线,主题的设计时关注几个方面:第一, 字数不宜过多 。我们听过一些理论,说字数在15字以内最佳,而且一定要明确具体。大家听到的时候,一下子就能知道你要讲的,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第二,我们的主题要 便于记忆与联想 。因此我们再去主题的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创造金句,或者也可以考虑、改编,或者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办法,我们到时再做演讲稿磨的过程中,在主题上也可以尝试一下。

主线是呈现主题的步骤,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录。我们要把能用到的故事案例整理出逻辑顺序,就像串起项链的绳子一样。而这时候也要思考观众关心与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观众的构成是什么,赵冰老师在分享的过程中做了非常详尽的讲解。而我们提到主线的逻辑结构的时候,这里也要说一个概念,其实我们在做很多的讲话过程中,我们可以去观测到, “3” 是一个大家通用的数据,这也是我在演讲包班打卡的过程中,几位导师给我提出的概念。我大概在100天之前,我每次的打卡、总结和感悟都是用三点来去总结的,这样三点是便于大家记忆,而且不容易混乱的,所以这个点我们也要相对注意一下。

第三, 三个不可取的演讲风格 :第一个演讲风格是 推销类 的演讲风格,我们已经很明确本次是灯塔演讲,每位演讲嘉宾都是灯塔,不来寻求温暖,而是座灯塔。所以每一个演讲嘉宾都是慷慨的给予者,而不是来做收获者,因此不要把演讲舞台当做销售平台。所以,当我们的导师看到销售类的演讲稿时,我们一定会要求您重写,或者拒绝您做演讲嘉宾。第二是 漫谈式 演讲,我们一定要尊重我们的观众,当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的你,观众的目光聚焦于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做过精心准备,还是随意的登上了我们的演讲舞台,观众的眼睛和观众的心是雪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精心地准备演讲内容。第三个风格是 炫耀式 演讲风格。每一位演讲者都希望得到观众持久的雷鸣般的掌声,但我们切记不要从形式上用力过猛、过度。真正的演讲一定是关注思想的传递。因此我们建议,不要刻意的去向观众要掌声,同时也要避免过于注重表演而导致延时的问题,因为我们此次登台演讲只有六分钟。

在我们精雕细琢的研究我们的演讲稿之后,而且当主题、主线和内容已经串起来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要陷入天花乱坠的设计思考中,建议我们先把内容放到空白的PPT里,因为内容不好,设计白费。所以以我个人的建议,PPT设计是一个从没有设计,到有设计的一个过程。

关于PPT我先不去讲了,因为具体的操作办法,昨天刀客大神已经讲得非常详实了,我在这里一点不敢班门弄斧。但是就PPT的设计,我想在我们后边的导师训练营里边,我们每一位演讲嘉宾也要进行一下重视,因为毕竟只有六分钟,PPT过多,那么我们在切换或者在大家的视觉呈现里,可能会有一些影响,而你的讲的内容和思想的部分会被忽略。

所以六分钟的PPT设计,我们怎么来去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需要一定功力的,也更需要我们找专业的人进行打磨。

在演讲稿与PPT两部分都完成以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演练,再演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经常假想中的感觉没有问题,但是不是真的已经OK,我们一定要用同样的情境去练,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已经准备好。就像我们经常说要朗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默念的时候感觉非常的通顺。但是当你真正领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某一些词句你会被卡住,或者说你会读音出现问题,这就是假想与真正实践的过程中的不同。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演练,对于舞台经验很丰富的人,可能会有快速的方法,但对于登台次数少的我们,或者是说很少,甚至没有登过台的人,我们一定要用以下的几个方式来进行演练。

分别是: 照着稿子讲 , 对着镜子讲 , 面对镜头奖 , 卡着时间讲 , 模拟现场讲 。这些演练的顺序可以乱,但一定不能少。

因为我们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才能不断的发现一些我们自己存在的问题,比如表现形式方面的问题,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肢体语言的问题以及口头禅的问题,这样的一些演练其实也是我们上台前的终极编辑的过程。

演练这件事情,我们一定不可以忽略,或者忽视,我们可以找很多的人来去帮忙,就像现在已经华东区,一些演讲嘉宾,开始磨稿,甚至找一些教练不断的来去练习,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当我们用心用力的做了各种准备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共同期待我们登台呈现的那一天,期待那一刻非常光彩的时刻。曾经有一个关于交流有效性的理论:7%的语言加38%的声音,加55%的肢体动作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因此,导致有一些演讲教练过渡的训练演讲者的自信,技巧与展现方式,而忽略了内容与语言的训练。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也有这样一个认识。但是我们这里想说的是,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做法最终被教授本人作了澄清。他说这是一种误读。因为他本人研究的是关于情感传递中的语言声音和肢体动作。不同比例所起到的作用,他更关注的是面对面的双向的沟通,而不是在演讲中的应用。

所以,当你站在舞台上的时候,舞台的中央是有着内容,将用语言传递思想的你,这个时候的你,用最饱满的情感。用 最有温度的爱 呈现出的才是最有魅力的你。而站在舞台中,这个时候的你,一定要带着情感与观众进行互动,带着温度,控制与霸占舞台。同时,要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控制你的身体语言,而不要去做更多的表演,这个时候你所呈现的将是一个最好的你。

今天是我们前置训练营的最后一天,接下来上海,北京,深圳各地的导师训练营也将陆续开启,所有的报名名额还没有满。但我真诚的希望每一位DISC家人都 能把握这样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站上台来做灯塔。

而作为北京灯塔演讲的负责人来说,我更希望我们前置训练营的每一位已经以灯塔的这样一个形式在要求自己去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说:做演讲、做灯塔容易吗?也许很难。但很难吗?也许 挺挺就过去了 。

我本人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演讲者,但是面对灯塔演讲。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优秀的DISC家人 用力,用心,用情都能做好 。

因此,在今天的前置训练营最后一天的分享过程中,我就是用这三个部分,来去想和大家进行一次分享: 一,用力拥抱,让遗憾告别自己,二,用心备战,用价值感染观众,三用来呈现,让舞台闪耀光彩。

最后我用我们都很熟悉的那句话结尾, “人生最遗憾的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本来我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