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快结束了,你的假期过得开心么?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2-11
为什么我们会有假期一结束,快乐就终止的感觉?

拉比:在2021年春节的尾声,天气忽而回暖。我和朋友约去公园赏花。那里一片春意,我们坐在椅子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朋友突然感叹道,所剩无几的假期就像寒潮前的阳光一样。

我想很多人都曾发出过类似的感叹。假期对于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温暖的、快乐的。而假期后的工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漫长的、冰冷的、难熬的。不知何时起,假期结束的那天就像一个隐形的分界线,跨过那一天的零点,无论假期过得多么充足、有趣,所有的快乐一下子就被剥夺一空。

时间带给人的规训,其实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假期的仪式感越重,当我们回归到生活、工作中,我们就越难适应这种平凡与重复。很多人对假期的认识是很功利性的。我们在平日的学习工作中依靠压榨自己去完成各种任务,例如,加班、高强度工作、通宵。但人是没有办法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的。长此以往,假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放松”的好时期。假期闲暇时间不自然地就跟高强度、充满秩序的学习、工作对立了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上学期间,每每临近开学,我们都会后悔没在假期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在假期的尾声,花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认定了,假期并不能带给我们秩序的生活。 如果总是期望利用闲暇时光去恢复工作、学习中超常输出的自己,那么假期的结束对我们来说注定是难以接受的。

绿几:因为假期成为了“快乐”的代名词,而“快乐”变成了一种目的和标准。 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提到了“功绩社会”的概念:在一个功绩至上的社会,人们以“过度的活动、歇斯底里的劳动和生产,来回应变得赤裸而极为短暂易逝的生命”。快乐、积极的情绪成为了一种“稳定的秩序”,尤其在过年时,这种“快乐”更是一种社交场合的礼貌性指标。你走亲访友,绝不可能一脸丧气进入别人家的门,而是要配上热情洋溢的标准式笑容;你打开朋友圈,发现每一个人都在发布着自己关于“美好生活”的画面;即使你躲入商场这样的人造景观,也会发现商场过年时播放的bgm永远是那几首喜气洋洋的春节音乐。当假期与快乐绑定在一起,就使其变成了一种“积极寻求快乐”的最大展示场。

然而就如同哲学家陈嘉映在《快乐与至乐》一文中认为“快乐”并不是一种目的,在他看来我们为了正面或负面的、高尚或低俗的种种目标而做事情。而这些事情一旦有成,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快乐只是一种附随品。然而我们现在却缺颠倒了本末秩序,在假期中我们对于追寻快乐总是怀有过高的期待,而当“假期”这种快乐的暗喻一旦终止,不仅快乐似乎消失了,同时还伴随着落空感。
第2个回答  2022-02-11
我的假期过得很开心,很充实。因为我的假期是这样度过的。度过假期的常见方式是旅游、放松,跟亲朋家人团聚。长假还有另一种玩法,我们可以用这段可自由安排的时段来充实自己。平常我们的生活很规律,早上准点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形成了固定程式。

但放假后,这种模式突然中断了,对于改变来说,这是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建立新模式,培养新习惯的窗口。除了常见度假的方式外,你还可以尝试这三件事。

1.主题性学习
如果每天能安排3小时,7天就有21小时,用高效阅读手册 v 2.0 :「爱读(AUDR)框架」,20小时可以读完三本书。

一般的在线课程也在20小时内,所以7天可以轻松学完一个在线课程。

如果你想学一个新技能,可以参考怎样在5天内「学会」一个技能 。

2.梳理愿望
今天,清晰意图,建立自己行动的目的,比怎么做一件事重要得多。我们可以凭直觉来行动,但直觉易受情境影响。朋友圈看到同学发了财,我们会觉得赚钱是最重要的。给孩子找学校,花钱也找不到门路,我们会觉得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凭直觉做的决策,一旦进展不顺,就容易退缩,并安慰自己这是直觉冲动,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直觉不可靠,什么可靠呢?要靠理性。理性就是通过优化信念与证据间的契合度,以及用明智的决策来最大化地实现目标。

而想最大化地实现目标,就需要系统和流程。我们可以围绕意愿的产生、发展、实现来建立一个意愿系统。平常工作忙,很难抽出大块时间,跳出当下来思考,而假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盘点自己的愿望和意图。建立意愿系统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愿望

首先,要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归集到一个地方。收集愿望用大纲工具或者看板比较适合。平时用卡片或者记事本随手记录,定期往一个地方归集。

第二阶段:组织愿望

第二阶段就是组织这些愿望,组织的方式有分类,合并,扩展,分解等。

第三阶段:优先排序

排序就是用焦点地图法来逐个维度来收敛。

这样系统化的整个过一遍后,做的决策就是自己当下的最佳选择,执行过程中也就会更坚定。这套流程在行为设计师训练营中有详细介绍。

3.启动一个项目
有同学有不少想法,工作日没有时间落实,长假期间可以启动一个项目去验证自己的这些想法。

以上是假期间可以做的一些事。当然,假期最重要的还是休息,陪家人,换个场景为自己的身心补充能量。
第3个回答  2022-02-11
我的假期过得很开心,很充实。因为我的假期是这样度过的。度过假期的常见方式是旅游、放松,跟亲朋家人团聚。长假还有另一种玩法,我们可以用这段可自由安排的时段来充实自己。平常我们的生活很规律,早上准点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形成了固定程式。

但放假后,这种模式突然中断了,对于改变来说,这是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建立新模式,培养新习惯的窗口。除了常见度假的方式外,你还可以尝试这三件事。

1.主题性学习
如果每天能安排3小时,7天就有21小时,用高效阅读手册 v 2.0 :「爱读(AUDR)框架」,20小时可以读完三本书。

一般的在线课程也在20小时内,所以7天可以轻松学完一个在线课程。

如果你想学一个新技能,可以参考怎样在5天内「学会」一个技能 。

2.梳理愿望
今天,清晰意图,建立自己行动的目的,比怎么做一件事重要得多。我们可以凭直觉来行动,但直觉易受情境影响。朋友圈看到同学发了财,我们会觉得赚钱是最重要的。给孩子找学校,花钱也找不到门路,我们会觉得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凭直觉做的决策,一旦进展不顺,就容易退缩,并安慰自己这是直觉冲动,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直觉不可靠,什么可靠呢?要靠理性。理性就是通过优化信念与证据间的契合度,以及用明智的决策来最大化地实现目标。

而想最大化地实现目标,就需要系统和流程。我们可以围绕意愿的产生、发展、实现来建立一个意愿系统。平常工作忙,很难抽出大块时间,跳出当下来思考,而假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盘点自己的愿望和意图。建立意愿系统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愿望

首先,要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归集到一个地方。收集愿望用大纲工具或者看板比较适合。平时用卡片或者记事本随手记录,定期往一个地方归集。

第二阶段:组织愿望

第二阶段就是组织这些愿望,组织的方式有分类,合并,扩展,分解等。

第三阶段:优先排序

排序就是用焦点地图法来逐个维度来收敛。

这样系统化的整个过一遍后,做的决策就是自己当下的最佳选择,执行过程中也就会更坚定。这套流程在行为设计师训练营中有详细介绍。

3.启动一个项目
有同学有不少想法,工作日没有时间落实,长假期间可以启动一个项目去验证自己的这些想法。

以上是假期间可以做的一些事。当然,假期最重要的还是休息,陪家人,换个场景为自己的身心补充能量。
第4个回答  2022-02-11
不开心,放假前十五天倒计时,每天都想着回家后会多幸福,满满的自由和开心,有大把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想曾经无数个以往的传统,给自己安排寒暑假计划,我要自学计算机二级,我要背专四单词,我要看好多书,我要每天按时锻炼身体,早睡早起,我要读很多英语,我还要打算好考驾照,回家后我还要找对象玩。可是,回家后,每天比在学校水课还懒散了好几倍,每天抱着手机在房间里,过年前出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二十天来就锻炼过几次,现在还是说明天要多看书,要背单词,要提升自己,我已经想象到到今晚又是熬夜的一晚,明天又是赖床的一早,然后还是抱着手机,刷着视频,干坐着,每天穿着拖鞋在屋子里溜溜达达,一点家务活也让我难以接受,犹犹豫豫,烦躁,枯燥,无聊,也开始抛弃自己的爱好,真是可悲,每天都是一条咸鱼,为自己哪怕多看一小时书带来的充实感而收获安心和一种收获式的欢愉……没有那么多开心,平平淡淡,我是很难对这样的生活笑的真心……
第5个回答  2022-02-11
快的假期即将结束,新的一学期也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在这个快乐的假期里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呢?回想起来还别有一番趣味,这是一个多么愉快的假期啊!在放假前几周老师在我们的苦苦相求下中依法下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寒假作业册,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七天之内完成了这三本作业册(这里可以改改,比如:寒假生活等等)。所以到真正放假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作业了,就因为如此所以这个假期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干其他事,我在这个假期中也干了许多的事情,总之我认为这些事都很有意义。在这个假期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除夕那天晚上。那天虽然下着细雨但春节的劲头一点也没有减退,仍然是灯火通明,炮声隆隆,特别是半夜零点的时候,鞭炮声震耳欲聋可热闹了。在假期我还看了四本书,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鲁宾孙漂流记》,让我说鲁宾孙运气简直是太好了,每一次都能绝处逢生。同时以让我联想到了另一本书《神秘岛》如果鲁宾孙在这种环境中可能救活不下去了。总之一句话:“要收心了。”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希望你能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