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正确地“犒劳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撰文丨大胯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这其中有不少人甚至还会悲观地认为: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更可能的原因是:

究竟怎样正确地“犒劳自己”?

如果你读过之前的一篇文章 《究竟怎样正确地“行动起来”?》 ,你会了解到:

如果后来做成了,那只能是个意外;做不成,才是常态。

原因很明显: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你就会发现一句话根本不是嘚瑟:

因为这项事业是他们骨子里愿意做的事情,工作怎么能是痛苦的呢?不幸福才怪呢!

不管是想减肥,还是想要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本质上都是想要让你的“骨子里”愿意做。

但是你一开始就给它赋予了太多的痛苦,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放弃了。

不信你试试,反正你这辈子都放弃那么多回了,也不在乎多这一次。

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事实是: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

你会发现现在的这篇文章是之前那篇文章的“接地气版本”。

这里的“接地气”并不是指之前的文章太浮夸或是这篇文章太初级,而是指:

就好像很多人都想实现财务自由一样,但是根本没有明确自己想要实现哪一类的财务自由,又怎么能够实现呢?

财务自由分为三个阶段,你可以对照一下:

大多数人都处在“菜市场”和“家乐福”财务自由之间,这部分人只要想努力就能够达到第二阶段。如果你属于这类人,那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

如果你连第一阶段都懒得考虑,那看什么文章都没用。

先给自己定个位,只要你是个想上进的人:

如果对这句话有疑惑,就再去看一遍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爸妈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方式就是:

大概率的情况下,效果的确不错,因为这类奖励符合以下的机制:

请注意: 以上三个条件务必同时满足。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来规划犒劳自己的方式,比如:

请注意: 即使中间出现断档,也别灰心,还记得之前所说的么:

这个方案的好处在于:

如果你深入自己的大脑,就会发现里面是这样对话的:

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

被大多数人严重误解的是:

一旦一个人内心自洽被破坏,他就会自己把纠结、畏惧、害羞等情感同时惹上身,这会造成严重的损耗,进而产生如下的后果:

如果你的目标是环球旅游、一辆新车或者是大房子,那务必先拆解目标,之后再仔细阅读之前的文章:

人这个物种特别有意思:

但是请注意:

30岁之前是个好机会,给自己确立一个具有诱惑力的“犒劳机制”,争取早日被那个“觉醒态”翻牌子。

剩下的就看你了。

祝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