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纬国年老时期亲口承认:生父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密友戴季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近代中国涌现出来的众多政治人物当中,唯一能够和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争长短的,恐怕也只有浙江出身的蒋介石了。

比起毛主席,蒋介石身上中国传统思想作风的烙印要更为深厚,这当然也包括他的家庭生活。

就像中国古代时候的皇权政治,蒋介石在台湾的统治毫无疑问地将会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当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这就意味着,两人的关系成了中国现代版的"东宫"与"皇子"。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场竞争是蒋经国笑到了最后,而蒋纬国对这个结果的真正情绪,要到最终关头,才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展现在世人眼前。

虽说蒋经国和蒋纬国两人是名义上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对于蒋氏父子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是正儿八经的蒋家正妻,而蒋纬国的"继母"姚冶诚,只能算是旧时代大户人家中的"妾"。

这还不算,蒋纬国年老时期亲口承认, 他的生父其实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密友戴季陶

也就是说,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蒋经国乃是身份高贵的"嫡子",而蒋纬国则是名份上要矮上一节的"庶子"——实际上不过是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他真正的兄弟,是戴季陶后来生下的戴安国。

那么蒋介石是否因为血浓于水,从而重视蒋经国、轻视蒋纬国呢?恰恰相反,在两人小时候,蒋纬国受到蒋介石的恩宠,要远远多于哥哥蒋经国。

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 是蒋介石老家奉化当地的大户人家,在蒋介石14岁那年被蒋毛两家做主包办嫁给蒋介石。毛福梅个性传统守旧,温柔内敛,这使得自小顽劣、喜于接受新潮思想的蒋介石很是看不上。

就连蒋经国的出世,也是蒋母王采玉趁着蒋介石从日本留学回到上海,特意把老实巴交的媳妇带上探望,才有的结果。

在那之前,毛福梅已经因为在一次夫妻争吵时, 当腹挨了蒋介石一脚、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所以蒋经国其实是蒋介石真正的次子。

正是因为生母毛福梅的关系,再加上蒋介石渐渐忙于反清革命事业,回到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连带着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蒋经国也不怎么关心。

自从蒋经国出生之后的10年间,都由生母毛福梅亲自抚养,远在外地的蒋介石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儿子,就他自己在一次送蒋经国母子回家的日记也坦承:"妻子今日回里,于吾心实有疚,然夫妇之不如意,亦无可如何"。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蒋经国,养成了母亲那般温柔寡言的性格,但又继承了父亲的城府心机,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生父蒋介石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与此对应的是, 抚养蒋纬国成长的姚冶诚, 是当时远东第一名城大上海的交际花,生得明眸皓齿,面目娟美,皮肤白皙,修长适度,体态丰腴,是蒋介石在十里洋场费尽心思追到的名媛。

在宋美龄出现之前,蒋介石一直对姚冶诚倾注了一份真心,姚冶诚也一直追随蒋介石的革命事业,甚至掏出自己的积蓄为蒋介石助力。

也许是因为身体因素, 姚冶诚并没能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 ,1920年,蒋介石把姚冶诚带回溪口老家的时候,也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也就是蒋纬国。

平心而论,姚冶诚虽然曾经交际关系复杂,但是心地十分善良,自从对蒋介石从一而终之后,她便将蒋纬国当作亲生儿子看待,这对并无血缘关系的母子之间也相处比较和谐。

比起容貌憨厚的蒋经国,蒋纬国不仅遗传了生父戴季陶的帅气外表,也遗传了他的聪慧天赋,再加上养母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 这让蒋介石看起蒋纬国来,远比蒋经国顺眼

在蒋介石早期的日记中,关心蒋纬国的内容俯拾皆是,仅仅在蒋纬国三岁那年,蒋介石就在日记中留下了"纬儿狡慢,问训一次,事后心甚不忍,恋爱无已。""纬儿寒热未退,心甚忧 虑"。"涂染手股,股上起泡,心甚悲怜,而恨其母冶诚看顾不周也。移时稍瘥,心方安"。等等关切思念之语,此时蒋经国已经9岁,正是读书上学的年纪,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却没有多少篇幅记录对他的感情。

尽管蒋经国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但蒋介石在日记中却从来不提蒋纬国的身世之谜,言谈之间没有一丝把他当外人看待的迹象。

甚至在修族谱时,蒋介石还把蒋纬国作为自己这一脉的继承人,把蒋经国却过继到了夭折的弟弟名下。

幼年时期不同成长经历造成的隔阂,并没有在两人成年之后得到弥补。

蒋经国10岁那年被送到上海蒋介石处,终于能够跟随父亲生活一段时间,可惜6年之后,还处于青春期的他又被送到苏联留学去了,从此在那里待了12年之久,还找了一个俄罗斯妻子。

彼时的蒋经国, 毫无疑问是苏联用来要挟蒋介石的人质 ,谁知阴差阳错,也被蒋介石利用,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更加肆无忌惮:苏联和共产国际并不认为蒋介石敢于真正和苏联决裂,因而对他屠杀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采取妥协的方针。

只是苦了远在异乡的蒋经国,只能忍受苏联低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压力,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受到 社会 主义教育影响, 同时也是在当时形势所逼之下的尼古拉(蒋经国的俄文名字)曾经两度和蒋介石"决裂"。

若不如此,他很可能不是死于斯大林无情地肃反之下,就是倒在被流放到阿尔泰金矿做工的寒冬。

可惜俄国人的把戏做过了头,由于胁迫蒋经国写下侮辱蒋介石的信件当中,捏造蒋介石殴打母亲的情节,鼓吹苏联是中国独立的唯一指靠。

因此蒋经国内心却对苏联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无论是蒋经国还是其他中国人,都知道蒋介石事母至孝,决不敢做出任何侮辱母亲的行为。

蒋介石也没有把蒋经国的决裂信当一回事, 只是为了儿子平安欣慰不已

1937年,被苏联扣押12年的蒋经国终于回到南京,一见到父亲之面,他就跪下连磕三个响头,父子之间一切芥蒂,在一场抱头痛哭之后烟消云散。蒋介石对这个亲儿子的感情迅速升温,着力开始培养他作为继承人。

蒋经国在苏联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时候,蒋纬国却去了发达的德国留学,不仅衣食无忧,还养成了欧洲上流 社会 的"优雅"作风,接受最正统的普鲁士军事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成长后回国的蒋纬国, 是个不折不扣的顶层贵族公子 ,他食不厌细,衣不厌精,日常习惯十分欧化,着力享受最高品质的生活。

蒋经国则不重穿着、吃喝,他外出时,常常是夹克配西裤;饮食方面,外出经常是路边摊,在家则是几样百吃不厌的家常菜,如果有剩下的,下顿再吃。

虽然蒋介石在家庭感情上, 对两个儿子渐渐等量齐观,谁也不偏袒 ,但是到了继承自己政权、特别是在大陆统治行将崩溃的多事之秋,也不得不多加考虑。

偏偏早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之时,蒋纬国就带头接受下属赠送的上海别墅,让蒋介石提出"根除贪污"的行动立刻就失去了根基,尽管他深爱蒋纬国,也只好在大会上当众批评,要求他在当月必须将房产退回敌产处。

后来又在多次军事政治事件中, 蒋纬国展现的能力都比蒋经国落于下风 ,蒋介石正式决定了蒋经国的继承人身份,而蒋纬国则只能当一个被视为"御林军"的装甲兵司令。

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正式将台湾地区的大权全部接手。此时也到了检验他和蒋纬国之间"兄弟"情分的时刻。

其实早在1964年1月21日,就发生过台湾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乘湖口基地主持例行战备检查时突然发表了演说、声称为了台湾的进步、挽救国民党外交形势,装甲兵部队应该挺身而出,前往台北"清君侧"的"湖口事件"。

不过不想没等他话说完 ,赵志华就已经被自己的手下抓了起来

当时蒋纬国已经当了10年的装甲兵总司令,装甲兵成了他势力范围,他人不敢染指,连蒋经国也从未到过装甲兵营区一步。装甲兵内部的人事关系、军官晋升,都是以蒋纬国为中心,赵志华本人则是蒋纬国的亲信。

蒋经国立即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大做文章,亲自指导针对全面清理装甲兵中、蒋纬国势力的整顿工作, 削去这个"弟弟"手里的所有军权 ,连蒋介石都没有给蒋纬国撑腰。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长期搁置蒋纬国的上将军衔晋升事务,就是想要让蒋纬国以中将的军衔到期被强制退役,后来经过宋美龄的斡旋才将蒋纬国勉强晋升,从而得以保留军职待遇退休。

失去了蒋介石这个大靠山,蒋纬国对蒋经国强力压制束手无策,只能忍气吞声,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远离权力中心自保。

1988年,蒋经国去世, 受了这个哥哥10多年气的蒋纬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1994年,年老体弱的蒋纬国因病住院,面对前来探访的老友台湾中兴大学教授范光陵,他留下了八盘关于蒋家内幕的录音带。

1997年9月23日,蒋纬国刚刚去世,台湾的《商业周刊》便刊发范光陵的独家消息:"蒋介石四五岁时曾经因为误坐火炉、烫伤下阴而失去生育能力""在蒋经国母亲受孕的时候,蒋介石正在日本读书"等等言论。

意思非常明显:我蒋纬国固然不是第一家庭血统,你蒋经国也是个来历不明的"野种"!

当然经过史学家考证,毛福梅当时确实有和蒋介石见面怀孕的场合和时机,蒋纬国的"临终揭秘",看来不过是对于蒋经国长期欺压的发泄罢了,毕竟此时蒋经国早已先他而去,再也不会对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做出什么反应。

他的这番言论,不过是为世人徒添一段口舌之争,让人感慨权力对于亲情的侵蚀。

文/文史旺旺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