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对强迫症进行知识普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1

这里是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我是一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的工作者,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 健康 教育与咨询工作。

你提出“请你对强迫症进行知识普及?”的问题,也是我在做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中,有时公众经常问到的情况,借此机会,普及一下精神疾病的常识。



第一,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它的主要特点是患者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这种观念或冲动来自自我意识,但违反自己的意愿,虽然极力抵抗,但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就是无法摆脱。强迫症病程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可是 社会 功能严重受损。



第二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首先是强迫观念;一是 强迫观念,主要是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也可以是冲动念头,这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最为常见。 二是 强迫怀疑,对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情依然不放心,如怀疑门窗是否关好,电视是否关了等,总是 处于怀疑之中,需要反复查对才能放心。 三是 强迫回忆,对于往事、经历反复回忆,明知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必要,但不断回荡于脑海之中,无法摆脱,如对过去不幸事件的反复回忆而苦恼等。 四是 强迫联想,当患者看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时,就会出现于此事物相关的联想,如患者听到钞票,就会联想到这张钞票曾经过一位肝炎患者之手,是否会带有病毒,是什么病毒,会不会传染?

其次是强迫行为,一是 强迫性洗涤,最常见的是强迫洗手、洗衣等; 二是 强迫计数,患者不可克制的计数,数窗子、电杆等; 三是 强迫检查。反复检查门、窗、阀门等; 四是 强迫性仪式或动作,进门先迈哪只脚等。



第三强迫症的治疗;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已经形成共识,治疗方法, 一是 药物治疗,临床上专门有治疗强迫症的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 二是 心理治疗,一般采用支持性心理咨询、疏导心理咨询、行为矫治、认知行为等心理咨询方法,前提是患者有意愿,愿意配合做心理咨询。

强迫症经过治疗后,愈后情况比较好,强迫症状明显减轻, 社会 功能基本恢复,但有时也会有波动,但是强迫症状减轻,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强迫症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表现形式。强迫思维指的是患者会重复的去想一件毫无意义的事,自己无法控制。强迫行为一般是指由强迫思维衍生出来的症状,患者会有重复的行为。

请你对强迫症进行知识普及?

在所有的心理疾病中,大概有关强迫症的错误知识最多,造成大多数的强迫症状康复不了,带着症状生活,痛苦了很多年,工作、学习、生活、婚姻等等都是一团糟。

而错误的心理咨询,告诉患者,你的怕,你的痛苦思维都是正常的,没必要改变,也改不了,只能接受痛苦,把强迫症患者弄蒙,不知道怎么办。

强迫和反强迫共存,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在发作的时候会强迫,不发作的时候情绪相对稳定,不会强迫,所以强迫和反强迫不是同时出现。

强迫症患者有追求完美的性格,这是错的,强迫的过程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缓解焦虑。

强迫症不是病,想治好强迫症才是病,如果强迫症不是病,为什么那么多人因为强迫症痛苦不堪,想治好强迫症是正常的,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

大脑神经递质少,会造成强迫症,这也是错的,因为人焦虑的时候内分泌失调,神经递质属于内分泌系统,是焦虑导致的神经递质减少。

有的咨询师让强迫症接纳症状,实际他不懂强迫症的痛苦,比较重的,任何人也接纳不了。

有的咨询师让强迫症患者该干嘛干嘛,实际强迫症发作的时候,很痛苦,很怕,根本转移不开注意力。

正确的解释和康复思路是,强迫症的本质是怕,但别人并不觉得可怕,这是他敏感没有安全感的性格,加上受刺激惊吓形成的条件反射,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让他明白,你怕的其实不可怕。

强迫症顾名思义,即明知不想做,但是还要做,主要表现为思维或行为方面,患者强迫自己想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强迫自己重复的想一件事情,如反复想今天是否关门,关门后继续重复想这件事;如学生做一道题,把答案做完后反复检查答案等。另外,重复做一些动作,表现为反复关门十几次甚至上百次;反复洗手,甚至洗到手破皮。患者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是觉得非做不可,不做就觉得痛苦。

对于轻度强迫的患者来说,可以采用放松以及脱敏的方式给予治疗,比如说有的患者强迫次数不断增多,以后会马上出现烦恼焦虑,愤怒等等不良的情绪,典型的表现就是洗手强迫。患者经常有洗手的癖好,不洗手就感觉到自己非常的脏,感觉自己不干净,于是反复强迫,越是强迫自己的心情就越是糟糕,甚至最终愤怒。针对这种情况,治疗的典型办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每当出现要洗手的时候,马上就强行从心里面暗示自己不要洗手,从心里面暗示自己要适应这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感觉到很脏的想法,久而久之患者就会慢慢的适应减少洗手次数的情况,直至最终适应。

另外就是寻求他人的帮助,比如当强迫症患者强迫自己反复的做某一个事情的时候,可以寻求别人帮助,让别人马上提醒自己或者对自己进行强烈的批评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者最好是自己的亲近的朋友,或者是亲人,才不至于在具体帮助的过程当中出现矛盾。

强迫症症状(科普):

连续两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这些症状引起痛苦或妨碍活动。

问题特点:1.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令患者感到不快,但如果不实施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具体表现:1、 担心类: 反复关门,反复关电闸,煤气闸等;反复检查试题,浪费时间,痛苦不堪;反复放电话,怕电话没有放好;反复为儿童盖被子,理被子,怕被子没有盖好。

  2、仪式类: 用强迫意识,抵消内心恐惧与被惩罚感。走路时,不能踩砖缝,或者者只能踩砖缝;走路时,不能踩自己的影子;进门时,只能向右转等。

  3、洁癖类: 怕脏水,怕碗里有脏东西,怕菜没有洗干净;反复洗手,怕口水不干净,反复吐口水;怕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碰触而不干净;怕书包别人踩,而不知道;怕书落在地上,地上有痰等。

  4、完美类: 购物时反复挑选,不能决定。购回来后,又去调换。调换后,又发现有缺陷。有一点瑕疵,或者是想象中的瑕疵,对这件物品就会舍弃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