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计价课程小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Ⅰ 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学习之后会有哪些收获如何去学以致用简答题

工程计量这一术语是一组合词,由工程概念和计量概念两者组合而得。工程计量概念的术语化描述,在此特指专业工程及其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业组织品质、效率的标识性度量与审计。

Ⅱ 大学课程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问题

这个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较重要

Ⅲ 学习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心得体会1500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学习心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工程造价计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确定的方法及工程量计算规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参考相关资料完成一套建筑工程施工图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会进行投标报价。
该课程介绍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介绍了定额计价模式与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费用构成的方法与不同,介绍了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基础知识,阐述了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方法,分章节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并以实例解释计算规则的应用方法。
熟读教材内容,结合当地建筑工程定额掌握定额的组成及应用方法,读懂建筑工程施工图,大量练习工程量的计算,多读,多看,多练,不断实践。
一、学习要点
(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
1. 定额计价模式
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的标准。定额按生产要素分,劳动定额(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它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概括为:四个统一,统一的项目编码,统一的项目名称,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3. 预算定额
预算定额是确定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损耗量的标准的技术经济文件。
(二)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建筑各层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相加后的总面积。也是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三)工程量计算规则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Ⅳ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计量及计价》课程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一门技版术性权、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计量与计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职业能力。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理解工程对象的计量与计价的依据、范围和要求,以便在未来所从事的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成本分析、造价咨询服务等技术活动中做到:

Ⅳ 关于计量与计价的问题,我晕了

混凝土工程与计价
砌筑工程与计价
基础工程计量与计价
钢筋工程计量与计价
装饰工程计价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应该说以上这些都算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工程造价
安装工程计价就是安装的

Ⅵ 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怎么完成

我们老师期末就有布置,好像是要画出图纸再进行套价,我还没写呢

Ⅶ 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一堂成功的课教学不应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内涵;不应是僵死的知识灌输,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Ⅷ 如何改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课程,在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强调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要求教师在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工作中,能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找出适当可采取的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校毕业的同时也就具备了确定工程造价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对于毕业后走向建筑设计院、建筑企业、建设银行、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的编制、审核、建筑经济管理和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策划等工作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特点,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对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建议:加强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把知识和技能放到应用的环境之中,组织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为“做”而“学”的环境和条件。
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只能被动地按照既定的教材给学生上课,无须思考教材是否适应学生,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太过强调学科系统性,不太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主线,教学方法应该是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即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时,要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同时适当减少理论课课时数。从而避免了因为实际操作时间的不足,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把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加大实训时间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采用模块项目教学法,该教法就是把建筑工程中每个单位工程的内容自成体系,以分部工程形成模块,确定出该课程的教学难点、重点,既能强调理论,又能突出实践。实践证明,使用该体系内容教学目的明确,可使学生易学、易懂、易记。具体操作过程为:引出项目模块→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讲解案例→解决问题→总结方法。例如在工程量计算的讲解中,可以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为引例提出问题:场地平整→挖土→垫层→基础→回填土,使学生在掌握建筑工程各分部工程工作程序的过程中,提出了计算基础工程价格的内容和步骤,把工程造价的计价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了学生,学生容易接受,收到较好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它却是一门可在室内操作完成的课程,只要有施工图纸、相关资料、定额手册等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它不需要学生在施工现场完成,但却要求学生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持,这就使得我们教师可以按照职业技能的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删繁就简,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基础上,结合岗位能力需要,把施工图预算内容按分部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编制成模块,进行项目教学法,实行模块组合的课程教学形式,同时围绕培养职业能力的主线,将各个教学模块有机地串联为一整体,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如在讲到施工图预算这部分内容时,以小型的具体建筑工程为例,根据现行预算定额,引导学生从项目的列项→计算工程量→计算直接费→计算管理费、规费→计算利润→计算税金→汇总工程造价,对这个工程造价计价的全过程进行演示,通过讲练结合,完成一个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从而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在讲课中一边陈述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一边指导学生加强练习,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创造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我感觉更贴近于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就能获取较深的感性认识。还有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还可积极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用课件、采用专业计价软件进行实例教学等的教学手段,使建筑工程施工图、工程造价计价表格、工程造价计价过程能够立体、形象地反映出来,与实际工程工程造价的计价过程接轨,与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岗位进行零距离接触。
三、注重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方法中我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师生互动教学,强调在教学中树立师生平等交往的观念,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同时我认为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注意把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也使学生得到了专业化训练,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到职业教育虽然与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它终究还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训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
四、建设名师队伍,提高“双师”素质
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避免在课堂上理论问题能讲得很清楚,而解决实践工作能力却不足的现象发生,也就是不能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这就要求切实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水平教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就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工程造价计算的应用状况;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工程造价人才规格的要求;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素质。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寻求如何教好一门课的方法,并不仅仅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因为教师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哪怕是一点点收获,也是对学生有益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