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觉得艺术生家里很有钱、懒散厌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因为大部分人不是艺术生

真的是深入了解了就不会由此言论了。

当然,不乏有一些老鼠屎会加深大众的此印象。

因为不了解,才会有误解。

因为有误解,才会瞎理解。


1、艺术生参加专业培训,考前集训,多次校考都是需要花钱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只能读普通二本,上大学的学费也比较高。一些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也只能半途而废。 如果说很有钱也不对, 花个3--10万,很多家庭也拿的出来。家长重视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长远来看,教育投资都是值得的。

2、很多艺术生之所以走艺考之路,是想考个本科而已,提高入学门槛。同时为以后考公务员,读研打下基础。他们的文化成绩普遍不好,但不能说一定就是懒散厌学。有的就是在数学或者英语学科跟不上,只好以艺术补文化短板。 其实很多艺术生都是蛮拼的。 美术生画画都是每天画到转钟才休息的,舞蹈生练功更是吃了一般人吃不了的苦。

冲刺一本大学,命运在自己手中。艺术生不仅要学专业,还要补文化。只有文专合一,才能赢在终点。

(回答)看到这个题目,我无语了!一时想不起从哪儿找个解释的“突破口”,哈哈。。。生活中因为大部分人他不是艺术生,其实是很难真实了解艺术生的专业性质和日常动态的,那点固有印象很多是从电影电视剧或外观直觉得到的,好在我自己本身就是艺术生,对问题涉及的重点也算有点切身体会,可以拿出实例来分享一下,看看我理解的这个问题和你想的出入大不大。

问题重点一:艺术生家里很有钱?

别的艺术生家里有没有钱我不清楚,但我家没钱我知道,有钱也是“曾经有过”,起码现在没太多钱,一家人知识分子过着最正常的生活,平淡却也温馨。我学艺术是有家庭“遗传”的,老妈是画家,姥爷是文学家也善书画,多少对我选择艺术专业都有些好的影响!说实话,学艺术这个职业是比学别的科目花费要高些,拿“美术专业”来讲,花钱的地方就不少,特别是有些颜料画具是进口的,那价格真是挺高。家长们送孩子常年参加艺术培训班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还有需要定期外出写生、考察参观展览、购买专业用资料书等等花费也是免不了的。这些加起来比一般文化学科的孩子们是多花不少钱的,家境一般的孩子如果非要追求什么都用最好的工具资源等,那肯定会让做家长的“头疼”的。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没钱学不了艺术”,能学的好的一般家里都有钱的印象。

我在“简集名品”空间问答里也写过另外一篇关于艺术生的文章,解释了没钱也能学艺术,“省钱”学习的一些方法,无非就是想说明:只要喜欢艺术(单指美术这一项),想学艺术,外在经济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不是阻挠你成为“艺术生”的因素之一!这个“没钱做不了艺术生”的观点落伍了!

问题重点二:艺术生都懒散厌学?

这个现象肯定也是存在的,但它不仅仅存在于艺术生这个圈子里,“懒散厌学”的状态和专业无关,在学习主动这个问题上个人主观能动性才起决定作用呢。

艺术生的专业特点就是需要不定时爆发的创作力和激情,有时候对专业生要求的时效性不强,甚至没有太规范化的行为模式和统一性的思考模式,要的就是艺术生和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和特点!你让这样的专业生有规律、有次序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比较难也不实际,因此艺术生外观表现出的和大部分学生不一样的“无计划性、无规范化”的行为,大多被称作“懒散”。再加上长时间这样生活下来,自理能力差、自律性也不强的艺术生确实有的就懒散起来,行为难免被人诟病!我其实也比较“懒散”,有创作灵感了,能通宵达旦的勾画稿子,累的半死了也会不吃不喝的饱睡上一天,生活作息暂时就没规律了。有时也喜欢“葛优瘫”的看视频剪辑东西,被姥爷批评“没正行”,非要要挺胸坐直才算完。好在这种情况不常出现,否则我会被“极自律”的母亲大人“严格管教”,那才真是受不了呢!

“厌学”我个人认为应该不是体现在艺术生专业上吧,因为我也“厌学”,特别讨厌学习数理化,根本就看不下去也不想学,一是觉得学习它们对我的专业提升帮助不大,二是我实在是听不懂也真的不感兴趣,初中遇到这些学科,铁定是学不好的,在任课老师眼里就是“厌学”的那一类。但我对自己专业的热爱,也是实打实的投入,因为这既是我将来谋生的“工具”,更是支撑丰盈我精神世界的食粮,我得非常认真的对待它,并努力去学好它!如果一个艺术生在自己专业上都“厌学”,那基本属于没救的一类了,家长有能力调教就下下功夫,不能也别勉强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吧!大部分家长看孩子“爱学习”,大多是指常规文化课部分,当然觉得文化课学的比较差的“艺术生”厌学了,很可以理解!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科学家和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不论是艺术生还是普通学生,只要思想品德没问题,做人有底线,做事讲公德,不危害 社会 遵纪守法的就行,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事做,开心 健康 的成长,家长的义务就算尽到了!

我就这么一点感受,欢迎各位朋友指正!

艺术生家庭条件好是必然的,从小培养,考前集训都需要大量的钱做为支撑。比如学习钢琴,小时候一节钢琴课40分钟,需要150元左右,等到高二高三得拜个好老师,一节课45分钟就得1000元以上。

我的一个学生,她钢琴从三岁开始弹,孩子还是比较有天赋的。从高二开始每周去两次北京找老师辅导。每周不算车费、吃饭,光学费就需要2000元左右。

想考入好的学校除了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搞好与导师的关系。中秋节给老师送块月饼,当然月饼是几十万的金月饼。有的家长有实力,就在高校花100万给孩子开个演唱会。为了让孩子给老师留下印象嘛!高校的导师一般也是考试的考官。这个你们应该就明白了吧?你们说没有钱能行吗?!

至于其他的艺术生、如美术、音乐、表演、空乘等都是大同小异。大部分高二暑假就去校外培训机构集训,一直到寒假结束花5-10万不等,下学期去文化课机构补习文化课再花上3-8万不等。你们说没有钱能行吗?!

艺术生懒散嘛,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也有很多积极的。其实艺术生也很不容易,他们想考个好的学校比普通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也是常常练功到深夜。等校考结束还有继续学习文化课,把半年没有学到的知识利用短短的三个月补上,也是不易。

说艺术生懒散是因为有一些没有任何学上的,选择走艺术这条捷径,有个大学上,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不能进入名校,大学毕业找工作也是很难。因此说艺术生懒散不如说懒散的孩子文化课没有学好,转为学习艺术了!

所以,不管是艺术生、还是普通学生、想考入更好的大学都不容易。物力、财力、精力!都得上啊!

智力是个关键因素

我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这可能只是你自己的认知。

我觉得事实应该是大部分人会觉得艺术生比较费钱(其实这不是觉得,而是事实就是如些,艺术类确实更花钱)。

注意,觉得艺术生费钱和觉得艺术生家里有钱完全是两个概念。也没有谁就认为艺术生就是懒散厌学。

所以,你只是从自己的想当然出发去提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 。

嗨,对我家而言第一条不符,第二条是那么回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