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说得是宋朝哪个年代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3

《射雕英雄传》说的是宋朝庆元五年(1199年)至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的历史故事。《射雕英雄传》中的宋朝皇帝是宋理宗赵昀和宋宁宗赵扩。

1、《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是以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2、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即宋宁宗(1194-1224年在位),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绍熙五年(1194年),被立为太子。不久,宋光宗被逼退位,赵扩在韩_胄、赵汝愚等大臣的拥戴下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

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8日宁宗驾崩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上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3、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

扩展资料:

《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射雕英雄传》中颂扬了质朴厚道的平民英雄郭靖。在蒙古长大的汉人郭靖,不愿做大将军、大元帅和金刀驸马,而冒险出走南归,并与黄蓉共同死守襄阳重镇,协力击退蒙古的围攻。

在《射雕英雄传》的结尾,郭靖与成吉思汗有过一段对话,很明确地表达了金庸的观点。虽然成吉思汗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功业盖世,然而却并不是真正的英雄,并不是真正的可以为当世敬仰并为后世追慕的大英雄。

反而是郭靖这位出身草莽、行走江湖的布衣,才是一位真正为民造福、爱护百姓的大英雄。用一部武侠小说来进行这样的历史思辨,才使得这部《射雕英雄传》格外的沉重深刻、意义非凡。

其次,严厉痛斥了南宋权相秦桧、韩_胄、史弥远之流私通外敌、祸国殃民的罪行,赞扬了岳飞抗金保江山的高风亮节。《射雕英雄传》第一回的文字就浸透着一种悲愤的激情,为全书奠定了基调。“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最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暴政下的平民的痛苦生活,鞭挞了贪官酷吏卖国贼的横征暴敛,讴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射雕英雄传》是一部武侠小说,然而,它与一般的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是它有着其他武侠小说所不具备的历史真实感及忧国忧民之情怀。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就充满了一种“乱世之苦难”及“英雄之真义”的历史真实感及其深刻的思想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射雕英雄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