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的历史文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1-14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现为常德市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苎麻之乡”。汉寿县东临益阳市,西靠常德城,南衔桃花源,北濒洞庭湖,距省会长沙仅百余公里。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9国道横贯东西,省道S205线纵穿南北,常德桃花源机场近在咫尺。林业是汉寿的支柱产业。
历史沿革
  县境,战国属楚地。   秦为黔中郡地。   西汉为武陵郡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王朝长寿不衰之意,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   三国吴,汉寿县改为吴寿县。赤乌十一年(248),析吴寿县置龙阳县,设治所于今县城,属武陵郡。   宋大观年间(1107-1110),改为辰阳县。绍兴三年(1133),复名龙阳。五年升县为军,移治黄城寨(今聂家桥乡黄城港)。三十年复县,治所迁回原址,隶属鼎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辖沅江县,属常德路。   明洪武三年(1370),降为县。至清,属常德府。   民国元年(1912),龙阳更名汉寿,三年隶武陵道。五年,属湘江道。十一年,直隶于省。二十七年,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4日,县境和平解放,隶属益阳专署。1952年11月,改属常德专署。1988年,常德专署改市,隶属常德市。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0年,汉寿县辖15个镇、17个乡:城关镇、太子庙镇、军山铺镇、朱家铺镇、西湖镇、百禄桥镇、酉港镇、沧港镇、坡头镇、岩汪湖镇、洲口镇、崔家桥镇、蒋家嘴镇、毓德铺镇、罐头嘴镇、三和乡、大南湖乡、月明潭乡、丰家铺乡、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文蔚乡、东岳庙乡、龙潭桥乡、西竺山乡、阳南塘乡、围堤湖乡、周文庙乡、岩嘴乡、鸭子港乡、株木山乡、聂家桥乡、新兴乡。总人口764213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58786、 蒋家嘴镇 18782、 岩汪湖镇 23025、 坡头镇 24539 、酉港镇 35851、 洲口镇 33525 、罐头嘴镇 27775、 沧港镇 19365 、朱家铺镇 21206 、太子庙镇 20933、 毓德铺镇 14645 、崔家桥镇 16108 、军山铺镇 24003、 百禄桥镇 18854、 西湖镇 7811 、西竺山乡 30041 、周文庙乡 19092 、鸭子港乡 22363 、文蔚乡 13389 、新兴乡 21127 、聂家桥乡 18797、 毛家滩乡 23858、 酆家铺乡 21661、 东岳庙乡 20716、 岩嘴乡 22027、 株木山乡 25190 、三和乡 19614 、龙潭桥乡 24002 、月明潭乡 21683 、阳南塘乡 24959、 围堤湖乡 15077、 大南湖乡 10259 、洋淘湖农场虚拟乡 11498、 西湖农场虚拟乡 33652。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汉寿县辖16个镇、17个乡;43个居委会、505个村委会。   2004年,汉寿县辖16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汉寿县辖16个镇、13个乡、1个 民族乡。
气候
  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降水量丰沛,年均降水量1342.2mm,年平均气压1012.1帕,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10℃的活动积温5286.4℃,全年无霜期274天,年均日照1688.4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千卡/cm2,年平均风速2.4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2%。以上气候因子为各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地层
 县境地层由老至新,有冷家溪群、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构造
 褶皱和断裂。
矿产
 县境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基岩出露甚少,加之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探工作不够,迄今发现的矿点,矿化点仅28处。其中包括:金、锑、铅、铜、铁、粘土矿、草炭、天然气等。
地貌
  县境地处雪峰山脉向洞湖平原过渡地带。南部丘陵属雪峰山余脉,由西至东,连绵起伏,成为资、沅二水在境内的分水岭。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北部低平开阔,海拔一般在40米以下,最低点白芷障湖底,高程24.4米。全县地势,由南向北,呈阶递状下降,平均比降16.78%。丘陵占6.55%,岗地占15.89%,平原占49.07%,其余为水面,占28.49%。境内地貌随洞庭湖演变历有变迁。
水文
 全县年降水总量27.3亿立米。
湖泊
 境内湖泊众多,著名的有:太白湖、围堤湖、目平湖。
土壤
 县境土壤共分四个土类,包括水稻土、潮土、红壤和紫色土。全县土壤总面积305.1万亩。可分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宜牧地、宜其他地、不宜地五大类。
自然灾害
 洪涝、干旱为县境主要灾害。
物产资源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5万亩,其中水田81.7万亩,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0.12万。近年来,汉寿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先后成功赢得了国家授予的“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珍珠之乡”四块牌匾。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99元,增加399元。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在30%以上。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9.24万亩,总产62.8万吨;棉花面积12.9万亩,总产1.1万吨;油菜面积45.6万亩,总产3.19万吨;苎麻面积13万亩,总产2.3万吨。   杨树面积6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杨树苗圃面积0.25万亩,年提供优质杨树苗木400多万株。花卉苗木面积3.7万亩,年提供优质花卉苗木500多万株。   年出栏肉猪75万头、肉牛0.67万头、肉羊4万头,出笼家禽800万羽,生产禽蛋25000吨。   全县有水域90万亩,其中养殖水面30.5万亩,年产水产品7万吨。吊养珍珠蚌8100万个,年产珍珠300吨,珍珠仔蚌近2亿只;存塘亲鳖250吨,亲龟200吨,年产稚鳖1000万只,产稚龟600万只,产商品龟鳖600吨。   该县立足“四乡”特色,突出“六大产业”,发展“一乡一品”,全县建成各类特色基地120万亩,其中高效农业示范基地80多个,基地面积1万多亩;建立“千元山丘”、“万元田土”的特色农业园区3万多亩。通过引导基地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湖洲黑杨林带、沅南垸和西湖垸两大珍珠养殖板块、军蒋公路沿线和西湖垸苎麻生产“一条走廊、两大板块”、城郊无公害蔬菜板块、沿319国道花卉苗木“走廊”,环西洞庭湖滨湖水牛养殖带和聂家桥乡奶牛养殖场等一批具有汉寿特色的产业板块。   目前,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38家,其中规模企业3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   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01家,入会会员14154人,带动农户5万多户,连接基地30多万亩,年销售农产品20多万吨。从事流通领域的中介组织1100多个,营销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年营销总量突破40万吨,营销额达10亿元。   全县各类农业品牌82个,其中湖南省著名商标1个,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8个,省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县80万亩耕地整体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80%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 有10多个农产品荣获省农博会金、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