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水的人物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全才校长”带领学校全面发展
1982年,王太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系,从此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大洼县高中副校长、大洼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主任、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务。1999年,王太水被任命为盘锦市高级中学校长。
上任伊始,王太水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向教师、学生、退休老同志乃至校工广泛地征求意见,由此形成了“为学生未来负责,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全新办学理念,创新了适应时代发展、学校发展的办学机制,掀开了盘锦高中辉煌的新篇章。
谈起王太水在盘锦高中期间的作为,盘锦高中副校长、副书记刘渤英深有感触地说:“王太水校长是个全才。”的确,论学识,王太水不仅精通自己的本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谈起语文、地理、历史等科目也头头是道,学校每年招聘教师,好几个科目的试卷,他都要亲自批改;论教学能力,王太水是辽宁省特级教师;论科研能力,王太水先后撰写了30余万字的学术文章,还出版了28万字的理论专著《探索》。而盘锦高中所取得的成绩,更充分说明了王太水的管理能力。2002年,辽宁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专家组对王太水的评价是: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校长,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凝聚力的校长。
王太水上任后,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制订、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90多项。盘锦高中形成了以年部管理为核心,学校、年部、班级三级管理纵横交错、经纬成网的管理格局。2004年至今,盘锦高中从重点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从周边市县招聘中青年骨干教师,共计250余人,师资力量大大增强。无论工作多忙,王太水都要挤出时间听课,督促中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评先评优、福利待遇都向一线教师倾斜,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打造了一支年富力强、富有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专家型教师队伍。
王太水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为此,盘锦高中全方位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们将良好行为变成自然习惯。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生们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自习纪律有了极大改观。学校6000名学生的课间操整齐多变,气势壮观,成为盘锦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课间操的视频也在网上广为流传。上晚自习时,90个班级鸦雀无声,让前来参观的外地教师啧啧称奇。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穿着高跟鞋走进教学楼,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教学楼里显得格外刺耳,于是她脱下高跟鞋,只穿着袜子,蹑手蹑脚地退了出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太水带领盘锦高中奋力拼搏,不断进取,取得了累累硕果。盘锦高中应届毕业生本科升学率由2002年的85.7%上升到2006年的100%。从2004年至今,共有86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盘锦高中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十几项国家级荣誉,“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学校标兵单位”、“辽宁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等30多项省级荣誉。
“创新局长”创新全市教育格局
2010年9月,王太水被任命为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从管理一个学校,到管理全市的教育工作,王太水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为尽快熟悉工作,他每天早上6点半就离开家门,到几个学校走一圈,然后带着问题回到办公室,进行有的放矢的工作。上任3个月,他的体重减轻了10斤。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王太水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他大胆放权,把日常工作交给几位副手来做,“人、财、物”一概不插手,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创新盘锦市教育格局上。
拥有自己的本科专业乃至本科院校,是盘锦人多年的梦想。王太水多方奔走,密切配合,最终获得了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对口扶持,在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6个本科专业。9月1日,首批180名本科生来到盘锦就读,完善了盘锦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为让盘锦人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王太水一手筹划了引进名校的方案。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辽宁省实验中学盘锦分校将在盘锦市辽滨沿海经济区建成。学校为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计划招生将近200个班次。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更好地服务于盘锦经济建设大局,王太水建议加快盘锦市职业教育步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据介绍,盘锦市教育局计划“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8万至10万人。此外,盘锦市教育局还成立了招商局,一些本科院校、中职院校、高标准幼儿园即将落户盘锦市。
29年披肝沥胆,29年呕心沥血。在多次让出荣誉的情况下,王太水还是获得了“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盘锦市优秀共产党员”、“盘锦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如今,王太水仍一如既往,为盘锦市的教育工作东奔西忙。谈起刚刚结束的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王太水表示:“我们将贯彻落实好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十二五’开局之年教育系统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盘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