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是关系,不要区别

第1个回答  2014-05-02
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关系时,可以知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有产生、变更或消灭法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只是客观上由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合法行为,“例如遗失物之拾得、标的物之交付等”,它们都属于民事合法行为,“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效果”。合法性并不能将民事法律行为同与其相对应的事实行为区分开。 相反,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存在意思表示,也即要看法律后果的产生是由当事人的主观意思表示,还是法律的客观规定。
第2个回答  2014-05-03
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企业与职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后,就构成了双方的劳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而事实关系是没有合同或法律的规定而事实上存在的关系。就好象以前说的“事实婚姻”。婚姻必须由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来缔结,但是事实婚姻没有经过法律,却以“婚姻形式”存在。这就是事实婚姻,也是一种事实关系... 简单的说,你签一个合同就是法律行为 你拣到一千块钱就是事实行为。 法律行为民事法律事实包括:行为、事件; 一,行为包括:民事行为、事实行为。 1,民事行为包括: A、依内容分类为:合同行为、婚姻行为、收养行为、其他行为; B、依效力分类为: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事实行为包括: A、无因管理行为; B、部分不当得利行为; C、正当防卫行为; D、紧急避险行为; E、侵权行为; F、先占、添附、拾得、发现等行为; 二、事件:社会事件(如罢工)、自然事件(如台风、海啸等) 目前婚姻法的同居关系有两种: 1,有配偶与他人同居 2,男女没有登记而形成的事实婚姻,但是可以转变成合法的婚姻关系。 还有一些同居关系,如双方均未结婚,又不以日后为结婚目的的同居,婚姻法未有规定。这种关系不为道德提倡。但法无明文规定,又双方自愿,不能说得上违法。要按具体情况分析...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可见,无效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3个回答  2020-02-16
第4个回答  2014-05-02
法律采纳一切 保护人民的财产
第5个回答  2014-05-03
事实行为包含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