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NA的生物模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03
DNA双螺旋模型基本要点:
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条中心轴相互盘曲而成;
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
2)链的外侧是核糖与磷酸,内侧是碱基.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3)螺旋的两条链具有互补序列;两条链由碱基对间的氢键加以稳定;其中G与C
配对;A与T配对
4)螺旋的直径约为2nm; 沿螺旋轴方向每一圈有10个碱基对,相邻两个碱基
对间的夹角为36℃,双螺旋螺距为3.4nm.
5) 双螺旋表面有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之分;一般大沟
较宽,而小沟较窄.由于大沟和小沟中暴露的碱基对可供利用来形成形成氢键
的基团不同,所含有的化学信息不同.大沟一般为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位点.
6)双螺旋结构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不同形式存在,如B-DNA, A-DNA及Z-DNA
其中B-DNA最接近生理条件下DNA存在形式;而A-DNA结构更为紧密,一般
存在于RNA-RNA及RNA-DNA螺旋中,而Z-DNA为左手螺旋,常见于高盐
浓度条件下嘌呤嘧啶交替存在的序列中,生物学功能还不确定.
DNA分子的其它性质:
1)在较高温度下或较高pH条件下,双螺旋的两条链可以分开,称为变性(denaturation);
1)变性过程是可逆的;当较高温度下变性的DNA分子逐渐冷却时,互补的两条链又可以
重新形成双螺旋,称为复性(renautration); 是核酸杂交技术(hybirdization)的基础.
3) 双螺旋DNA分子在260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度.变性过程中, DNA分子的吸光度逐
渐增加,称为增色效应(hyperchromicity); 相反,在复性过程中,由于碱基堆积效应, 吸
光度逐渐降低,称为减色效应(hypochromicity).
4) DNA分子的熔点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是一个其特征常数,与DNA分子的
G:C含量及溶液离子浓度有关, G:C含量越高及离子浓度越大, Tm越大.
5) 某些DNA分子是环状的如细菌染色体,质粒DNA(plasmid)等.
DNA的一级结构:
指核酸分子中4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及其排列顺序.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由于DNA中核苷酸彼此之间的差别仅见于碱基部分,因此DNA的一级结构又指
碱基顺序
DNA的三级结构(DNA topology):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