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典故:五微·其二(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1、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

这里指的是 韩信 身死的故事。

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时,按兵不走了。刘邦不知怎么回事,去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讨封哩。”刘邦立时就封韩信为 “三齐王” ,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 “五不死” ,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兔死狗烹 的典故出自 范蠡、文种和勾践 的故事。

当年范蠡和文种共同助越往勾践灭掉吴国的时候,被包围的吴王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后来,范蠡离开了,但是文种没有,最后被逼自杀。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

文种最出名的就是他的 “伐吴七术” 。

东汉会稽人袁康等编纂的 《越绝书》 说文种向勾践进 伐吴九术 :

明代 冯梦龙 的 《东周列国志》 则说文种破吴是七术:

历史上还有一个死于“鸟死弓藏”的人,那就是 公孙鞅 。

秦孝公 在位时,非常欣赏和信任公孙鞅的才能,秦国也在经历变法之后变得强大,于是秦孝公赐姓“商”,后世则称公孙鞅为 商鞅 。

秦孝公死后,其太子继位,有人告发商鞅叛国,商鞅被捕后,受车裂之刑而死。

《资治通鉴·周纪·商鞅变法》 :

2、连吴抗魏,貔貅屯处卧龙归

连吴抗魏,吴、魏是指三国时期 孙吴 和 曹魏 两国,刘蜀曾经联合孙吴对抗曹魏。

貔貅屯处 ,指孙吴处集中了很多文武之才;貔貅,猛兽名,也比喻勇猛的军士, 《晋书·熊远传》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

卧龙 ,指 诸葛亮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三国演义》 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诸葛亮远赴东吴,舌战群儒,成功劝说孙权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