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3-01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而立之年,总是那么雄心勃勃,真所谓“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这一路跌跌撞撞、潇潇洒洒,有“立”起来的,也有“倒”下的。蓦然回首,时光如白驹过隙,不惑之年将至。四十岁,人生的黄金岁月!虽然少了一些鲜活,但却因此而更理智、更成熟、更具有欣赏性。有人说:四十岁是成品,五十岁是精品,实在是耐人寻味的。如果说五十而知天命,事实上在四十岁就应该有所预见了,这实际上也算一种聪明,要不然为什么叫“不惑之年”?如果说到了知天命的时候还在幻想“潇洒”与“不惑”,那是注定要偏离人生轨迹的,这样的话,对个人是悲剧,对社会是灾难。唐代诗人岑参认为:“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张九龄则认为:“如果人到五十还没有一点成就,那就是很大的过失了”。我们细细品味古人对人生的理解,真正意义上懂得“而立”、“不惑”、“天命”,这句话,对我们珍爱生命,把握前途与命运,有效地安排生命历程是不无裨益的。
第2个回答  2014-03-01
三十而立,是指一个人要立下个志愿和方向。四十就不在动摇了。至于五十而知天命您没有问,就不回答你了。其实这是最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14-03-01
意思就是三十能立起来、四十就不可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