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对小学生快乐的看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4-24
我猜,您这个问题可能是问:
1-中国家长怎样看待小学生的快乐问题,也就是什么小学生的快乐?
2-中国家长怎样看待小学生的快乐成长问题,也就是小学生怎样才能叫做快乐成长?
如果我猜得对,那么就把我所见所闻的东西抛砖引玉好啦。
说实在的,你这个问题有点太大,我就说点我的一孔之见吧!
我所遇到的家长,男性家长占绝大多数,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敏感,一般都是一上来就先说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我一般不给孩子压力,让他(她)自由成长。
这句最常见的家长语录就泄露了天机,可见,一般家长的心目中,给孩子压力与让孩子快乐是尖锐对立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孩子功课分数不理想(一般称之为:“学习”不好),那就是孩子没有刻苦学习精神,学习不刻苦,反过来说,只有不“学习”,整天玩,才能让孩子快乐,进而言之,所谓小学生“快乐成长”,只有功课少少的,玩耍多多才行!
据我观察,似乎不完全是这样,“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再说,“学习”的观念如果仅限于课业部分,那可要命啦,这样的孩子将来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开拓能力都会有疑问。
课业以内的学习如果始终不累,是使课业学习成为小学生快乐源泉之一的基本前提。
要说累不累的东西,最大的有2项,课堂听讲和家庭作业。
课堂听讲部分,这个东西需要早点训练,三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每周一次即可,用游戏的方法,训练2~3年以后,孩子对注意力的自信效果才能显现出来,这是个慢功夫,指望训练班那是不行的,训练班只是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尽管不那么科学,但也没办法,如果训练班短期内见不到效果的话,家长们是不会掏钱的,还有可能遭到强烈指责呢!所以说,训练班的注意力训练就像是盆花上速效肥,催肥的效果好的了吗!
家庭作业部分的不累则是要靠超级大忽悠了,超级大忽悠是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的,也是需要好几年,从学龄前就要开始。家长的信誉是首要条件,这个信誉要比“说话算数”的要求高多了,搞到什么程度呢?比方说,家长提仪道:今天咱练点什么?孩子的眼睛此时要能放出光彩来,说明在孩子眼中你作为家长的信誉是过关的,否则,你没戏!在这样的信誉水准基础之上,家长的发挥余地能有多大?几乎无所不能!比方说,写作业问题,熬心熬肺的的确是很累人,你若把这种累人的活儿忽悠成“锻炼意志的教育资源”呢?这种累人的活儿不就成了大好事了么?前提是,家长的大忽悠,孩子必须深信不疑。如果您没这个本事,这一战略高度的着术,是用不成的。
总之,若要想把压力转换成快乐,不下点真功夫是不行的。
这些都是原创哟!

祝君好运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