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文言文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1. 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离去;离开。

《岳阳楼记》 :“便有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距;距离。

《五人墓碑记》 :“夫五人之死,去 今之墓而葬焉。”

③过去的。

《琵琶行》 :“我从去 年辞帝京。”

④除去;去掉。

《捕蛇者说》 :“去 死肌,杀三虫。”

⑤舍去;舍弃。

《五蠹》 :“去 偃王之仁。”

⑥用其他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⑦前往;到……去。

《孔雀东南飞》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 应之。”

2. 文言文中 去的含义

qù〈动〉(1)(会意兼形声。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说文》:“从大,凵声。”凵(qū)。

本义:离开)(2)同本义 [go away;leave]去,人相违也。――《说文》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谷梁传》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不能相去。

――《战国策·齐策》乃去。――唐·柳宗元《三戒》久而不去。

――宋·欧阳修《归田录》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东向驰去。

――清·魏禧《大铁椎传》(3)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4)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明日去。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俸去书来。(5)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6)相距,远离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西蜀之去南海。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又如:两地相去50里(8)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go]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汝可去应之。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9)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10)失掉; 失去 [lose]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11)又如:去失(丢失)(12)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13)赶走;打发走 [drive]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14)抛弃,舍弃 [throw away]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15)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16)去世,死亡 [die]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17)又如:去世(死亡)(18)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

――宋·梅尧臣《绝句》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鸣辄跃去。

――《聊斋志异·促织》跃去尺有咫。(19)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20)逃离,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纺焉以度而去之。

――《左传·昭公十九年》(21)通“驱”。驱逐 [drive out;expel]千乘三去。

――《左传·僖公十五年》去qù〈形〉(1)过去了的 [of last year;past]。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2)通“怯”。

胆小,畏缩 [cowardly;timid]去qù〈介〉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in;at]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

――《水浒传》去qù〈名〉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fall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fourth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

――王力《汉语音韵学。

3. “去”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去 qù 〈动〉 (1) (会意兼形声。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说文》:“从大,凵声。”凵(qū)。

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go away;leave]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

——《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

——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

——清·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 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南海。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go]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lose]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drive]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throw away]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die]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

——宋·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

——《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

——《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drive out;expel] 千乘三去。

——《左传·僖公十五年》 词性变化 -------------------------------------------------------------------------------- 去 qù 〈形〉 (1) 过去了的 [of last year;past]。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

胆小,畏缩 [cowardly;timid] 去 qù 〈介〉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in;at]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

——《水浒传》 去 qù 〈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fall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fourth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

——王力《汉语音韵学》。

4. 去的意思,并用文言文举例

去注解-------------------------------------------------------------------------------- 去 qù (1) ㄑㄩˋ (2)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

~路。~国。

(3) 距离,差别:相~不远。 (4)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

~冬今春。 (5) 除掉,减掉:~掉。

~皮。~势(a. *** ;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6)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7)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

进~。 (8)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9)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10) 郑码:BZS,U:53BB,GBK:C8A5 (11) 笔画数:5,部首:厶,笔顺编号:12154 参考词汇 -------------------------------------------------------------------------------- be apart from betake get rid of go leave remove repair 来 取 留 就 存 详细注解 -------------------------------------------------------------------------------- 去 qù 〈动〉 (1) (会意兼形声。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说文》:“从大,凵声。”凵(qū)。

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go away;leave]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

——《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

——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

——清·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 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南海。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go]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lose]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

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drive]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throw away]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die]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

——宋·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

——《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

——《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drive out;expel] 千乘三去。

——《左传·僖公十五年》 词性变化 -------------------------------------------------------------------------------- 去 qù 〈形〉 (1) 过去了的 [of last year;past]。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

胆小,畏缩 [cowardly;timid] 去 qù 〈介〉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in;at]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

——《水浒传》 去 qù 〈名〉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fall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fourth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

——王力《汉语音韵学》 常用词组 -------------------------------------------------------------------------------- 去除 qùchú (1) [leach]∶好像用渗析移除 (2) [remove;get rid of]∶除掉 去处 qùchù (1) [whereabouts;place to go]∶所去的地方 有谁知道他的去处 (2) [place]∶场所;地方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去处 去粗取精 qùcū-qǔjīng [discard the dross and select the essential] 舍去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部分 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