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乃字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1.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以下几种:

一是作代词

(1) 你,你的。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他的。例如: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3) 此,这个。例如: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二是作动词

(1) 是,就是。例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乃非人也中的乃,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作副词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例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竟,竟然。例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3) 却,表转折。例如: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4) 于是;就。例如: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四是作连词,可是,然而。例如: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2. 中学学过的文言文里的乃字的用法以及作用和例句,出自哪

.【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 乃字在文言文的意思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汉书》:“今欲发之,~肯从我乎?"[~表示乃字,我就简写了.]《示儿》中:"家祭无忘告~翁."

2.副词.于是这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顾茅庐于草庐之中."

3.副词.却,竟然.《史记.吴王濞传》"当改过自新,~益骄溢."

4.副词.只,仅仅.《吕氏春秋.义赏》:"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五."

5.是,就是.《史记。张仪传》:“臣非知君,知君~苏君。”

6。语气词。《尚书。大禹谟》:“~武~文。”

4.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代词)你,你的;他的;此,这个; 2、(动词)是,就是 3、(副词)刚刚,才;竟,竟然;却;于是 组词如下: 不乃、至乃、乃眷、乃才、普乃、乃耳、乃往、乃情、既乃、焉乃、便乃、乃诚、然乃、此乃、亦乃、乃才、乃比、乃老、来乃、你乃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乃,曳词之难也。

象气之出难。凡乃之属皆从乃。

古文乃。籀文乃。

白话版《说文解字》:乃,说话措词迟钝。字形像语气出口很难的样子。

所有与乃相关的字,都采用“乃”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乃”字,这是籀文写法的“乃”字。

组词解释: 1、不乃 无乃,岂不。 2、至乃 连词。

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言甚至,竟至。

3、乃眷 他的妻子。 4、普乃 鲜卑的姓氏。

5、乃往 从前,以前。

5. “军”“诏”“之”“乃”“以”这些字在文言文中分别有哪些用法

军:1动词,意思是军队驻扎或者驻军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2名词,军队的意思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资治通鉴》3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五旅为师,五师为军4动词,指挥·统率的意思王亦能军.诏1动词,告诉的意思诏相王之大礼2名词,皇帝的命令或文告3动词,帮助的意思以八柄诏王4动词,告诫的意思若子不听父之诏5动词,召见的意思诏伊尹于毫郊兮.之1动词,往,到······去的意思行不知所之2代词,第三人称的代词,他她它桓侯故使人问之.3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之二虫又何知?3助词,相当于“的”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4无意义,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君子之学必好问.5无实义,凑足音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乃1代词,你,你的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就是”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3副词,竟·却的意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4副词,于是,就的意思陈涉乃自立为王.5副词,只·仅仅的意思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以1动词,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动词,认为皆以美于徐公.3动词,拿或者用的意思以刀劈狼首.4介词,凭借的意思何以哉?5介词,因为的意思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6连词,因为的意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连词,表示结果,意思为因而或者才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8连词,表示条件,意思为则或者那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9副词,通“已”,已经的意思五国以破秦,必南图楚.10连词,及或者连及的意思三老官署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11动词,率领的意思宫之奇以其族行.12名词,意思是原因宋人执而问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