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川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1.南川的历史由来

春秋战国时,区境属巴国枳邑,曾一度属楚国枳邑。

秦灭巴,置郡县,属巴郡枳县。 汉,区境属巴郡枳县。

两晋,分益州设梁州,市境属梁州巴郡枳县,成汉时属荆州巴郡枳县。东晋时,巴郡改属梁州,区境复属梁州巴郡枳县。

刘宋,改巴郡属益州,区境属益州巴郡枳县。南齐,置巴州,区境改属巴州巴郡枳县。

南梁,改巴州为楚州,区境属楚州巴郡枳县。西魏,改楚州置巴州,区境复属巴州巴郡枳县。

北周,复改巴州为楚州,仍置巴郡,区境复属楚州巴郡枳县。明帝武成三年(561),省枳县入巴县,区境属楚州巴郡巴县。

隋,区境属渝州巴县。唐贞观十一年(637),析巴县置隆化县,以城西永隆山得名,治今隆化镇,隶山南道涪州,延续至五代十国时期。

先天元年〔712〕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名为宾化县。 北宋仁宗祐皇五年(1053),改宾化县为宾化砦,隶夔州涪州。

熙宁三年(1070 ),复名隆化县。熙宁八年(1075),置南平军,以渝州南川县(治今綦江县古南镇北岸)、涪州隆化县隶夔州路南平军。

南宋嘉熙三年(1239),南平军治迁隆化县(废古南川县),隶属未变,直到南宋末。 元至元十六年(1279),立四川南道宣慰司,十八年置四川行中书省,二十二年(1285)废南平军,以南江在綦,而其一源出自南川,遂改隆化县为南川县。

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称帝,国号夏,历时9年,南川县属大夏国。 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南川县隶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

清顺治三年(1646),改布政使司为省,南川县隶四川省重庆府。嘉庆七年(1802),设道辖府,南川县隶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元年(1912),南川县隶四川军 *** ;二年(1913),隶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三年(1914),隶四川省东川道重庆府;十七年(1928),废道,隶四川省重庆府;二十四年(1935),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治酉阳县)。 1950年,南川县隶川东行署涪陵专区,1952年,复行省制,设涪陵专区,隶四川省涪陵专区; 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隶四川省涪陵地区。

1994后,撤销南川县,设立南川市(县级),以原南川县的行政区域为南川市的行政区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4号】批复;1994年6月10日四川省人民 *** 【川府函246号】批复)。

1996年3月,涪陵地区行署建地级市,南川市隶四川省由涪陵市代管。 1997年3月14日,南川随涪陵市隶重庆市。

2006年10月22日,撤销南川市,设立南川区。隶属、区划未变。

2.南川有什么有名的地理事物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地处渝黔、渝湘经济带交汇点,属重庆城市发展新区,东南与贵州省道真、正安、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巴南区、綦江区。

2016年,南川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25个镇6乡,2015年,户籍人口68.69万(常住人口为56.43万人)。南川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交通便捷、生态优越、开明开放的秀美隽永之城。

境内的金佛山被誉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素有“北有峨眉、南有金佛,东朝普陀、西拜金佛”之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楹联文化之乡、民间歌舞之乡、笙歌苗舞之乡、板凳龙舞之乡。

3.南川有什么有名的地理事物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地处渝黔、渝湘经济带交汇点,属重庆城市发展新区,东南与贵州省道真、正安、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巴南区、綦江区。

2016年,南川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25个镇6乡,2015年,户籍人口68.69万(常住人口为56.43万人)。南川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交通便捷、生态优越、开明开放的秀美隽永之城。

境内的金佛山被誉为“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素有“北有峨眉、南有金佛,东朝普陀、西拜金佛”之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楹联文化之乡、民间歌舞之乡、笙歌苗舞之乡、板凳龙舞之乡。

4.万盛的历史沿革

重庆市万盛区始建于1955年。区境在殷商、西周、春秋及战国初期为巴国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区境为巴郡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六国后,至隋朝时期,区境从属尚难考证。唐代,区境分属溱州荣懿县、扶欢县及涪州宾化县。北宋,区境分属夔州路南平军溱溪寨、隆化县、南川县。南宋,区境分属夔州路南平军鼎山县、隆化县、南川县。元代,区境分属播州鼎山县、綦江县及重庆路总管府南川县。明代,前期区境分属贵州布政司播州松坎驿及四川布政司重庆府南川县、綦江县;后期区境分属四川布政司遵义府桐 梓县(夜郎里)和重庆府南川县(缺里资料)、綦江县(遵化里、永兴里)。清代,前期区境分属贵州省遵义府桐梓县(夜郎里)及四川省重庆府南川县(丰隆里)、綦江县(遵化、永兴里);后期区境分属贵州省遵义府桐梓县(第六区)及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南川县(万盛场、刀子口场、丛林镇)、綦江县(遵化、永兴里)。民国时期,区境分必贵州省桐梓县及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南川县、第三行政督察区綦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境分属贵州省遵义专区桐梓县四川省涪陵专区南川县、江津专区綦江县。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55)国政常字第6号文批准,由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及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的1个镇6个乡及綦江县青年乡、建设乡、金灵乡(包括南桐煤矿、东林煤矿区域),建立重庆市市辖区重庆市南桐矿区。1993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

5.南川东汉尹子祠简介

东汉尹子祠简介 尹子祠位于原南川县城西郊,名声远播,无论从那方面看,尹子祠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尹子祠的来历,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东汉时期,学者尹珍在南川设馆讲学,为后世作出很大贡献,清光绪五年,知县黄际飞,举人徐大昌为纪念尹珍的贡献而修建了尹子祠。

尔后文人雅士来南凭吊尹夫子常慷慨作诗赋词,致使远近闻名遐迩,使南川成为川东文化发祥地之一。尹子祠,也是重庆市目前仅存在的三个古书院之一。

尹子祠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特征、雕梁画栋以及依山水地势而造的天人合一建筑美学,极具鉴赏价值。1984年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5月13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吴涛一行来到尹子祠,对其现状进行了解和评估。吴涛秘书长认为:尹子祠从历史、文化、环境、建筑上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升为重庆市级保护单位当之无愧。

东汉尹子祠开放时间:8:00—17:30点。东汉尹子祠地址:原南川县城西郊。

东汉尹子祠交通:可在重庆各大长途汽车站坐客车至南川区。东汉尹子祠周边配套:南川宾馆 、金佛山大酒店、南川诚信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