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太常见,但是,在这个大家都熟悉的疾病中,会有些特殊情况。有些人的血压升高,并不是收缩压与舒张压都达标,而是只有其中之一超过诊断标准值,出现收缩压升高但舒张压正常;或是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却升高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应对?咱们现在解读。
依照当前的诊断标准,成年人,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同时舒张压超过90 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在实际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疑问是,较年轻的人只有舒张压升高,但收缩压正常;而在老年人中,往往是只出现收缩压升高,但舒张压正常。要搞清其中的原因,咱们先补点基础信息,聊聊血压的形成。
咱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脏就是个泵,日夜不停地有节律跳动。心脏收缩的时候,大量血液排入血管,大动脉的压力就瞬间上升,这时的血压就称为收缩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压;心脏舒张的时候,扩张的血管因弹性而收缩,继续推动血液流动,血管内仍有一定压力,这时的血压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从这个道理大家可看出,血压形成的要素是动脉弹性和心脏的收缩力。
如果动脉弹性降低,血管壁的缓冲力减弱,心脏收缩时大动脉扩张幅度减小,收缩压就很高,同时,舒张期时,动脉的回缩能力也不足,舒张压就较低,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血管弹性下降的老年人中。在动脉弹性减弱不明显的时候,如果心率增快,舒张期就缩短,大动脉就总是处于高压状态,舒张压就升高;或者是外周血管阻力大,舒张期未,大动脉内还滞留较多血液,舒张压就升高。这种情况主要见于焦虑紧张、肥胖少动、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的中青人中。
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根本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引起,基本的规律是,动脉硬化程度与脉压差成正比,高压减去低压,那个值越大,反映出的动脉硬化程度越高,随之带来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也越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而临床观察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经治疗血压达标后,可使脑卒中事件减少33%,冠心病和心血管事件减少23%。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英文简称是ISH,近80%的老年高血压属于ISH。ISH的标化患病率为6%,35岁以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高1倍。在咱们这儿,患者总数超过5000万,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ISH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范围大,晨峰现象明显,发病后会累及多个靶器官,比如脑、心脏、肾脏、眼部、神经系统等,出现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心肌梗死、蛋白尿、眼动脉硬化或眼底出血、神经功能受损、抑郁症等。ISH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或称为容量性高血压,发病与食盐摄入过多密切相关,严格限制盐摄入后,血压会随之下降。因此,预防措施的关键是限盐及努力保持血管弹性。在治疗方面,需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基本原则是收缩压小于150 mmHg,可不用药,主要通过生活行为改变来控制血压;如收缩压在150 mmHg到179 mmHg可谨慎小剂量用药;如收缩压超过180 mmHg,通常单药无法控制血压,需要考虑联合用药。对于舒张压较低的患者,要慎用利尿剂。药物要选择长效降压药,并特别留心舒张压变化,如有头晕、心绞痛、尿量减少等,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如果有血脂异常,同时需要进行降脂治疗。
单纯舒张压升高,在防治策略上,首先是改变生活习惯,规律睡眠、运动减肥、戒烟限酒,早期轻度的舒张压升高,有些可以不用药物就能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如果是体重超标10%的患者,舒张压轻度升高到95mmHg,通常减重5公斤,就可将舒张压降到正常范围。如果生活方式改变3到6个月,不能达到有效降压,就要进行药物治疗,通常的原则是选择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但是,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不能2类合用。严格地说,目前还没有能够专门降低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药物,因此,使用降压药就要注意规避不良反应,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按别人的所谓经验来服药。当然,最合理的做法是早期发现自己的血压情况,在高血压出现的早期就进行干预,如果能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控制血压,就不必服药,也能避免各种可怕的并发症。
爱谁,就把 健康 传给谁。
#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