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到底是梦多好,还是无梦好?你是属于哪一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睡觉时会做梦好像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些人甚至一整个睡眠中还做了三、四个梦,只不过,经常是随着早晨清醒之后,几乎没多少就把梦境忘得一干二净。还有一些人号称一夜无梦睡到天明,好像没有梦境困扰,睡觉的品质反而更好,到底事实是如何?入睡时做梦,到底对睡眠品质是好还是坏?

睡眠要分为快速眼期与非快速眼动期,大部份的梦出现在快速眼动期

  要谈到作梦,就要先了解,这梦境到底是怎么来的。睡眠由四~五周期组成,每一个周期约 90到100分钟左右,其中又包含两种型态的睡眠,即非快速动眼期睡眠(NREM)及快速动眼期睡眠(REM)。

而快速动眼期又称矛盾型睡眠,因为人体的大脑是活动的,而身体则是休息的,此时,呼吸与脉搏速率皆增加且呈不规则状态,血压的波动也大,大部份的梦都是出现在此期,这个时候也比较容易醒来。

其实,在非快速眼动期也会做梦,只是由于其中具有深度睡眠期,所以一般人醒来之后是不会记得这段睡眠期所做的梦,如果你醒来时觉得自己一夜无梦,有可能是你真的没作梦,也可能是你刚巧是在深度睡眠期内做梦了。

梦境很可能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而梦境是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 *** 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 *** 引起的影象活动,换句话说,就是大脑莫名其妙地将你脑海中的信息、记忆、日常的思考等无序地连结在一起,有些可能已忘记、有些可能是自己想像出来的事,在睡眠时被大脑「借用」了,变成了神奇的「梦」,这也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作梦对人体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接下来,就来谈谈做梦对身体到底是好还是坏的问题吧。

如前文所说,梦境常常在浅眠期中出现。正常人一般每天晚上必定会做3-5个梦,一次达5-15分钟。也就是说,做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有没有做梦的感觉,正常人晚上都会做梦,这是脑部活动正常的表现,

而不是睡眠不好的表现。

有临床研究证明,,做梦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当然,如果频繁地做恶梦就会影响睡眠质量,但那是由做恶梦的原因不良的心理状态所导致的,而不是因为恶梦本身所造成的,所以做梦本身是无罪的,并不存在做梦多了就会影响睡眠品质的问题。「不要用梦的多寡来评估睡得好不好」。

从临床发现,有睡眠障碍(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病(如缺铁性贫血、尿毒症、糖尿病或是巴金森氏症),以及忧郁焦虑的病人,反因睡眠品质不好,特别容易感到多梦。此外,有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和抗忧郁剂也可能引起多梦。作梦大约占据每天睡眠时间的1/5。正常情况下,人每晚都会做4至6个梦,而在疲劳、生病、焦虑、紧张等情况下,会增加作梦的机会。

没有作梦究竟又是好还是坏?

那么,长期没有作梦,又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认为自己不会做梦的人一般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做了梦,但醒了之后回忆不起来;而第二则是受到脑部的无线电波的干扰所导致的,即大脑调节中心受损。

所以有人做了一个形容,如果把大脑视为图书馆,多梦就是管理员太勤快了,总是在整理信息,所以第二天有可能会劳累;但如果说是一直无梦,那很可能是管理员不够或失职,导致人脑中记忆的存储,就和年久失修堆满烂书一样无人管理,这样就难以入梦境了。

有临床医生发现,长期无梦且伴有头痛和头晕的人,经诊断大多有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等问题,需要进行检查与诊治,而痴呆儿童与成人的梦也特别少。

也有医师表示,作梦与恢复体力相关;作梦时,全身的肌肉都会软趴趴的,达到最放松状态,所以睡眠者可以尽速恢复体力。因此,要是一直没作到梦,大概睡眠的品质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