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的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现在的大学生啊,有旷课一学期不来的,有拼命学习到半夜的,有上课玩手机的,有埋头记笔记的,有挥霍父母钱的,有努力做兼职的,有打游戏浪费人生的,也有打游戏发现新我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遇见老人让个座,遇见孩子笑一笑,吃饭出去不忘了跟服务员说谢谢,实在不好意思还会鞠个躬。

什么黑暗的事情被爆出来的时候他们是最愤怒的一批,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遇见喜欢的认真的老师即使是课后也会赞不绝口,孜孜不倦的给学弟学妹们说这个老师的故事,遇见不喜欢的大家抱成一团抱怨,好像并不尊重老师这个行业。

说穿了,不过就是一群血气方刚还没有被磨平棱角的少年,有时候很幼稚,也有不少的奇葩和败类,承受了许多不应该有的歧视,也接受了不少鲜花和掌声。

但是真的大部分很可爱的。
第2个回答  2020-10-17
你走到街头,商场,车站,到处逛逛看看,你会发现现在遵守秩序的多半是年轻人,规规矩矩排队的也是年轻人,在公交车上安静玩手机或者小声说话的也是年轻人,活跃在街上会下意识帮陌生人捡一份掉了的文件也是年轻人,比起上一辈,上上一辈,年轻人更有羞耻感,荣辱感,更在意素质,更在意自身的形象,也是年轻人更有朝气去接受一切新鲜事物,敢于批判敢于发声;反而倒是某些混了几十年社会的老一辈在鸡贼的看着这个社会,贪图着各种社会带来的便利还要骂人,也是这些人在车上大声打着电话,大街上乱扔乱吐,插队,耍横,越来越不要脸。你回想你学生时候的样子,是不是谨慎而充满热情的看待一切?多好  学生的样子,就是年轻的样子,无所谓什么没规没矩,这个时代在进步,在发展,新一辈的人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有个性,他们是无知又闹腾,还有些目无长辈,但终究会变成熟
好学
这两年知识付费兴起,从几块的课到几千的课,我在很多课堂上都见到了很多大学生的身影。他们朝气蓬勃,热情满满,愿意为有用的知识付费,他们知道自己想学到什么。在很多职场人士都还舍不得花钱去学习的时候,还有这么一群大学生在为这些知识付费。很多学习群里的同学都会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后生可畏,我们工作几年才开始弄清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时候,那些年轻的小朋友已经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已经知道为自己想要的去努力了。回想我们大学那会儿,有多少人除了学校教的知识以外,还会去学习其他真正跟得上社会的知识。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为额外的知识付费的时候,请问学校的老师有没有想过教的知识需要升级了。

高素质
也是素质极大提升的一代,公共场合知道自觉排队,交通工具上知道主动让位,对陌生人知道说谢谢、对不起。有爱心,懂包容,知道尊重每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这个社会变得没有那么丧。

压力大
当然也是压力大的一代,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快到学校里的知识根本跟不上个整个社会。社会到处在制造焦虑,到处都在说阶级固化,好像读书已经完全没用了一样。就像有人说过:毕业生拿着大学四年的文凭当做进入社会的发票,而社会却根本不认这张发票。有多少大学生以为好好读完大学就可以顺利的走向社会,去追求发展,却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被告知你是个渣,发现自己学的那一套根本用不上。有的辛苦读书十几年进入社会发现各种被家境好的碾压,发现辛苦努力却远远赶不上一些人的起点。

可是,也请大家不要气馁,因为你还年轻,你还有无数多的可能。有无数的过来人想告诉你们:如果我是你那么大,我会怎样怎样。所以你看,你们也正被无数人羡慕着。

前几年,整个社会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可这一眨眼90都开始挑大梁了,很多新兴企业的人员年纪越来越小,可是做的事情确实越来越大。当很多上一辈的人在说这一代年轻人职场不好管的时候,却有很多年轻的团队做着厉害的事情,是真的年轻人不好管,还是上一代的管理思想过时了呢?

也许有人会说,净挑好话说了,那些不学无术,混吃等死的学生不也有一堆么?哪个时代没有那种学生呢,可是影响社会进步的却是这一群充满正能量的不是吗?
第3个回答  2022-02-17

【主要优点】

1.比较踏实务实;

2.心气不高;

3.自我定位合适,不会提过高要求,自视不高;

3.职业稳定度高,不会频繁跳槽;

4.受到基层部门欢迎,能干活。

【主要不足】

1.缺乏进取心与竞争意识,遇事会躲、会缩;

2.不太好出领导干部,向上发展优势不大。缺乏向上爬的欲望与冲动,而这是向上发展的基础,能力是第二位的;

3.知识面窄,主要局限在手头工作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喜欢深入思考,不爱钻研;

4.与领导、同事间的表达、沟通、展示自己的欲望不强、表达能力不足;

5.创新力、创造力不足;

6.缺乏活力、朝气、正气。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自身心理是半成熟状态,社会阅历很少。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少数脱颖而出的,整天忙的不亦乐乎,而更多的人只能窝在寝室,打游戏,看电视,睡懒觉等。

大学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专业导学和职业规划这些课,不过,从学生到老师到领导,对这些课程都不是很重视。学生学了两年发现,自己专业都是学的些啥呀,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出来。我们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匮乏了,习惯了高中那个阶段的“填鸭式”学习,我们的能力强在解决问题,而不在于发现问题。

这么多人读大学究竟在读什么,我觉得每个迈入大学校园的孩子都该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大学你可以学富五车,你也可能随波逐流,大学何尝又不是一场没有裁判的淘汰赛呢。真正的蜕变,都是自己厚积薄饭,慢慢沉淀下来的。选择怎样的学习生活方式,你就会收获怎样的大学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