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是第几个儿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8

伯、仲、叔、季是长幼次序,而且“伯”通“孟”,文字记录显示从周朝时就已经用它们来表示宗法意义的排行称谓。意思是老大是伯(孟),老二是仲,老三是叔,老小是季。

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

未婚女子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

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

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扩展资料:

叔通常指排行老三,但如果有兄弟七八个,那么除了老大老二和老小以外,都可以称为叔。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武王同母兄弟一共十人,分别是:"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焻季载。焻季载最少。"

其中,老大伯邑考称"伯",老二武王发和老四周公旦用了尊称,其他从老三管叔鲜一直排到老九康叔封,全用"叔"字,老幺称"季"。

叔季都可以是最小的,但季比叔更小。如周文王的父亲叫季历,是古公亶父最小的儿子。古公亶父应该传位给大儿子泰伯,但心里却喜欢最小的儿子季历,左右为难想不出办法生了病。

泰伯与二弟仲雍毅然出走南蛮建立了吴国,古公亶父也传位给小儿子季历,最后季历的儿子周文王建立了大周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仲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