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90后的家长们都是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8-15
1

教育应该多元化

传统教育一味的标榜知识的重要性,却遗忘了知识以外的东西,例如:生活技能、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等。

如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起孩子的多元化培养。

我有一个朋友,他结婚很早,大学毕业就早早的步入了婚姻,相比同龄人,他家孩子如今真的可以帮他打酱油了。

有一次,找他喝酒,无意间我们谈起想让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他,除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同时,更希望他可以早早的独立,去过他想要的生活。

其实,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单一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了,而多元化的培养,将对孩子的帮助是巨大的。

正如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表达的思想一样,读书学习不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为了改变认知。

前不久,看到我这位朋友在朋友圈晒了一组照片,这组照片中,有他和孩子一起游泳、爬山、锻炼以及骑行的瞬间,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我承认我是羡慕的,我羡慕他可以和孩子一同成长,更羡慕他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爸爸,在他人生的成长中,教会了他很多受用一生的技能。

我想,教育的多元化,根本是家长思想观念的进步,更是为人父母的80、90后一代人的进步。

2

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说起社会教育,我想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学校、课外补习班、兴趣班,这些都算是社会教育。

但家庭教育呢?我们都知道,80、90这一代人,真的很不容易,面对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他们每天疲于奔命,甚至连周末很多人都没有时间陪孩子。

虽说由于生活压力,家长很多时候无暇顾及孩子的个人成长,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大家还是越来越重视起了家庭教育。

谈起家庭教育,我不仅想起前阵子在电梯里遇到了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和妈妈在电梯里,跟妈妈说起,别的同学经常拿着自己的东西,但她没有生气。

这时,妈妈就很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呀?

小姑娘说:因为妈妈说,我们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此时,这位妈妈听到这句话就笑了,我也笑了。

我说:姐,你家孩子真的教育的很好。

这位妈妈笑着跟我说,她从小就很听话,但我觉得我后面会告诉她遇到这种事情该去怎么做。

人常说:想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看你家孩子就知道了。

没错,一个有涵养和家教的孩子,身后一定是有一对耐心且注重家庭教育的父母。

3

更加注重孩子软实力的提升

说起软实力,很多人会想到很多:记忆力、情商、口才、思维等等。

我曾见过小小年龄就口出惊人的小孩,也见过年级不大,却能将唐诗宋词背诵如流的少年。

但我看到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还有很多孩子的优秀是我所无法想象的。

其实说起来,我还是很感谢自己能进入教育行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入一行,不知其行更不知其难。

我看过,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仅有休息时间的父母;也看到过,在孩子比赛时,家长呼吸停滞双目凝视的紧张,更看到过,很多家长站在教室门外眺望孩子时的期盼。

所以,在孩子培养上,很多家长真的拼尽了全力。

我曾和一位家长有过一次简短的攀谈,我问他:您觉得如今这个时代,什么能力对孩子特别重要。

他只说了两个字:思维。

其实,当时的我并不是很理解,虽然我也觉得思维对于一个人成长来说很重要,但当我亲耳从别人那里听到这个词时,却也觉得异常的沉重。

后来,直到我读完《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后,我才明白,这位家长为什么觉得思维很重要。

文章中这样一句话:思维影响了人的判断,所处思维状态导致了人看不清本质,干扰人判断的能力。

一个人的思维,往往决定着他对于事情的理解和判断,而生活中的强者或者说那些层次较高的人群,他们一定是在思维上是强于很多人的。

以前和一个同事谈起过人生成长的等级,他说人生有四个等级,普通—优秀—精英—卓越,对于普通,我想大家不会太关心,但优秀和精英、卓越该如何来理解?

他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来说,我说优秀的人大概就是那些执行力强,能把想法变为现实的人,而精英的人大概就是能用思维就可以创造价值的人,最后这个卓越就是他既创造出了个人价值,同时也创造了社会价值。

同事笑着说,你说的对,但仅仅只是一方面,我觉得从普通到卓越一定是有拥有三个核心能力,即执行力、解构力、重复。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应该是:执行力、思维能力、坚持。

所以,这里面提到了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最常见的逻辑思维、变相思维、逆向思维、正向思维等等。

如今,思维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而且思维对于我们生活、工作的帮助也非常的大。

记得以前有写过逻辑思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也用了很多生活常见的例子加以说明。

逻辑思维强的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思维对于孩子的帮助时,也就更愿意为孩子的思维做投资,并且是持续且长期的投入,因为他们坚信,思维的强弱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如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80、90后接受到了更超前的思想,对于孩子的培养,也更加具有科学性。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预见,传统教育势必会进行革新,而随着新的教育观的蔓延,整个社会,也会因为这种改变,产生“蝴蝶效应”。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同时“质变”亦可以创造“量变”。

所以,80、90后家长教育观的改变,亦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唯有我们家长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进而改变我们孩子人生的高度。

所以,培养孩子,从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开始。
第2个回答  2019-08-15
一、绝不能姑息的原则性错误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虽然理解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每个人都会犯错,成年人都会犯错,更何况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但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理性看待孩子的错误。

二、理性看待孩子的错误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原谅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15
  第一,重视教育

  90年前后出生的父母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关怀备至,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更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这种重视既不会像50后60后那样因忙于生计而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不会像70后80后父母那样苦逼焦虑、盲目无助。这是一种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的教育观。90后父母是难得的能够清醒认识并极其重视教育的一代人。

  第二,观念多元

  90后父母的下一代注定迎接并创造着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他们的孩子是10后甚至将是20后,这些孩子将性格迥异、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这源于90后父母对教育认知的多元性。这些育儿观念派别包括学业派,玩耍派,兴趣派,自然派等。面对90后父母,教师应该减少强制性要求,多协调沟通,了解每一个家庭对孩子未来成长的规划。

  第三,更多陪伴

  90后父母对孩子将有更多的陪伴时间,他们陪着孩子来上学,接孩子放学,周末陪孩子玩儿,平时送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他们和自己的孩子打成一片,随时从他孩子的口中了解学校的信息。他们因随时和孩子在一起,所以对孩子的课程内容、各项教学要求都了如指掌,加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所以他们的学科知识甚至教育方式方法甚至可以超越教师。因此,作为教师,对90后父母如果,沟通协调得好,他将成为你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协助者、配合者、建议者,如果关系沟通不到位,家长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指责者、挑刺者、吐槽者。
第4个回答  2022-08-24

我来说说表妹作为一个九零后是如何教育她女儿的。

培养耐性

表妹在她女儿三四岁的时候,为了培养女儿的耐性,会经常和女儿做一个约定。她给女儿准备了最爱吃的巧克力,并且和女儿说:“本来巧克力一天只能给你一块,但是我今天给你两块,因为我想和你做个约定。如果这两块巧克力,你可以今天吃一块,明天吃一块,那么我明天就再给你一块巧克力作为奖励;如果这两块巧克力你今天都吃完,那么明天就没有巧克力吃了。”

她女儿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嘴馋控制不住自己,一天把两块巧克力都吃了,果然第二天表妹因为女儿没有遵守约定,没有给她巧克力吃。但是重复几次和女儿这样的约定以后,她的女儿为了得到更多的巧克力学会了忍耐,于是在每次完成约定之后都会得到更多的奖励,同时也在反复的强化过程中,渐渐地学会了忍耐可以得到更多的道理。

学会分享。

还是在表妹女儿三四岁的时候,为了让女儿学会分享表妹,总是要求女儿无论吃什么零食都要给在场的长辈每人一些。

开始她女儿还不情愿,养成习惯以后,在吃零食前就会主动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女儿不但可以得到长辈的表扬,更重要的是学会分享也是将来快速融入集体不可或缺的品质。

第5个回答  2019-08-15
 第一,重视教育

  90年前后出生的父母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关怀备至,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更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这种重视既不会像50后60后那样因忙于生计而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不会像70后80后父母那样苦逼焦虑、盲目无助。这是一种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的教育观。90后父母是难得的能够清醒认识并极其重视教育的一代人。



  第二,观念多元

  90后父母的下一代注定迎接并创造着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他们的孩子是10后甚至将是20后,这些孩子将性格迥异、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这源于90后父母对教育认知的多元性。这些育儿观念派别包括学业派,玩耍派,兴趣派,自然派等。面对90后父母,教师应该减少强制性要求,多协调沟通,了解每一个家庭对孩子未来成长的规划。

  第三,更多陪伴

  90后父母对孩子将有更多的陪伴时间,他们陪着孩子来上学,接孩子放学,周末陪孩子玩儿,平时送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他们和自己的孩子打成一片,随时从他孩子的口中了解学校的信息。他们因随时和孩子在一起,所以对孩子的课程内容、各项教学要求都了如指掌,加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所以他们的学科知识甚至教育方式方法甚至可以超越教师。因此,作为教师,对90后父母如果,沟通协调得好,他将成为你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协助者、配合者、建议者,如果关系沟通不到位,家长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指责者、挑刺者、吐槽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