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女儿的感谢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亲爱的Ellie,

你已经陪伴妈妈三年多,这期间我收获了最最真挚的感情。很感恩你能来找我做妈妈。妈妈是第一次做妈妈,因为你的到来,妈妈得以学习如何养育一个生命,在养你的过程中把自己也重新养了一遍。感恩有你!

人人都说原生家庭环境重要,一个人的幼年时光会对一个人有决定性影响。妈妈曾经因为这句话惶惶不可终日,总担心给不了你极致的呵护,温情的陪伴,对你以后造成什么影响。最近三岁的你很明显自我发展出来,会闹脾气,会有情绪。

我才发现,一两岁的时候,基本属于母女同体期,我可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好你。你也如同天使一般回馈我最甜美的笑容。

但如今作为一个有思想、独立的个体,我面对你手足无措了,才明白过来,妈妈作为一个理科生所欠缺的是什么,我少了人文类的东西,对人的心理,人的精神方面,我甚至是从来不曾思考过。

我这十几年都是在学技能,我可以操作大型仪器,可以把一串数据做成表格分析,我把自己活成机器。而你是个人,教育孩子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能不能唤醒你我不知道,但你确实唤醒了我。因为你,妈妈才开始思考自我,也发现妈妈本身巨大的缺陷。

首先,以前妈妈没有什么爱好,很多时候做一件事,妈妈没有很喜欢,也没有不喜欢,我所做的好像也没有什么缘由,就顺着大家一致认为的,应该这么做。没有嗜好的人,天性凉薄,也许说的就是以前的妈妈。

这一年因为疫情得以全身心照顾你,才让妈妈看了很多以前觉得不实用的书。正因为这些书不是为了拿学位,不是为了学技能,只是纯粹地针对这颗失落的心。这颗心才体会到从没有体会过的丰盈与快乐。

还有妈妈发现自己一直在外界给的标准框架内走这一条单行的人生路。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没有你,等我走到人生边上,可能会猛然发现我从没为自己而活,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什么。而以前的我还以为自己想过,以为那就是我想要的路。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不知道自己不自知。

我不知道怎么面对一个无缘无故闹脾气的你,那种无力感,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我的心也不知道突破口在哪里,以我成年人理性的说教,你完全不会听。

而你才三岁,问题显然不在你,在我。此时,我才知道我应该去看些人文类,心理学的书。我跟朋友倾诉过,但据我观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小马,除了互相倾诉一番也没什么助益。

我曾担心教育不好你,有时候觉得我应该严厉一些,教你一些丛林法则,因为这个社会本就是弱肉强食的社会,要快,要强,要去争,怕你以后会受苦。有时候又觉得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光如豆一点大,眨眼就没了,如果太严厉了,让你体会不到我的温情和爱,得不偿失,这如何是好。

关于育人,妈妈跟你同岁。好在妈妈有了自知之明,去看阿德勒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看完之后,妈妈觉得释然很多,自卑感人人都有,它非但不消极反而是人生进步的底层驱动力。另外,阿德勒承认幼年时期六岁前一个儿童就已经形成自己的一种人生观,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以后的学习中,你是能自我纠正的。

也开始看《如何跟孩子对话》,了解为什么你会毫无征兆的闹脾气,得知儿童的感情发育比理解力快很多,尤其是女孩,你的感情、情绪澎湃,但你不理解为什么,不知道怎么表达,不知道如何控制。大人尚且控制不好,何况是三岁小孩。

才明白我应该接受你的情绪,尽力安慰,如果自己安慰不了起码先做到情绪稳定,做到闭嘴,我曾经吼过你,然后你瞬间安静了。但是,我知道情绪不会消失只会被压制,如果压制过多过强,总有一天会再次迸发出来,大概率以一种不可挽回的态势。

我会尽我所能教养你,但效果如何我也保证不了,妈妈不是神,注定不完美,父母把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已经是倾尽心力,剩下的路程应该是自己养自己,成年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把自己再教育一遍,做自己的父母。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一个成年人把原生家庭的影响整日挂在嘴边,只能说明他的懦弱。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每个孩子终是要成为他自己的。幼年时期给予爱与尊重,少年时期给出参谋顾问,而不是指挥。孩子自己会朝自己的方向生长。

我希望你也能朝自己的方向努力生长,妈妈不会期冀你成为科学家,医生,伟大的人,如果可能,比妈妈更早一点思考关于人生的问题。仅此而已,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思考而来。

2021.11.12

最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