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梅的文章的读后感、帮我写10篇哈...字不用太多.一篇就100来字左右就可以..谢谢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2-13
丁丽梅的《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读后感
听说这本《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出版,我在第一时间买了来。淡蓝色的封面上,一棵饱满的蒲公英傲然挺立,风中飘散着朵朵轻盈的小花。捧着书在手心,似是闻到了春的气息,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好。封面上有一行白色的字:“芸芸众生,都如小草似的,每个人都会活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这是对书名的一种诠释吧。说的真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精彩,可不是么?
翻开书,再次进入那些熟读过的文章,充斥心灵的那种感动依然未减,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也渐渐变得温柔起来。别人眼里不起眼的花草树木,到她的笔下总是那样灵动,融入人间烟火的气息,便再也与众不同;别人眼里平淡无味的婚姻生活,在她眼里却处处充满着新奇,充满着不可预知的美妙。看她叙述与先生平淡却充满温馨的日子,看她轻描淡写地描述自己对爱情的苦心经营,不知为何,我总会泪湿眼眶;别人早已习以为常去接受的东西,她却诚惶诚恐地以一颗感恩的心去乞求回报,去付出。
那篇《如果可以这样爱你》,感动了我一遍又一遍。多少年来,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母亲为我们的无私付出,我们总是在嘴上喊着“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是伟大的”,可是有谁想过下辈子我们来做母亲,去照顾、去呵护这辈子为我们的成长奉献了毕生心血的她们?
一个人,能以这样的心态对待生活,那她的生命中,岂能不充满阳光?
有人问她为什么她的文字里总透着一股子的阳光和暖,她这样回答:“谁的日子会一帆风顺?我们不能拒绝灰暗,却可以用爱、用善良、用感恩、用宽容,在灰暗中,种出一片光明来,好使我们在寒冷孤寂里,亦不觉得荒凉。”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在报上看到过的一句话:“以一个常人的心态,享受粗茶淡饭里的天长地久,平平安安中的花好月圆。”
多好。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
读后感:
居住的房,在一条小巷背后,有细砖铺成的甬道。甬道两边,很随意地长着一些花草,有凤仙花、鸡冠花、一串红,还有扁豆花。花开好的时候,我穿过甬道回家,衣袖上,息满花的芬芳。花蕊轻盈,像女孩子的眉睫,轻轻张开,一个世界的好,便尽收眼底。
这样的时刻,我总是要感动。尘世迢迢里,或许有辛苦千千万,但草有草的活法,花有花的姿态,一切的生命,都在坚韧而温暖地活着,我们还要怎样的好?
有朋友问我,梅子,你的生活里难道没有灰暗吗?为什么你的文字里总透着一股子的阳光和暖?我笑,谁的日子会一帆风顺?我们不能拒绝灰暗,却可以用爱、用善良、用感恩、用宽容,在灰暗中,种出一片光明来,好使我们在寒冷孤寂里,亦不觉得荒凉。
我很感谢我的读者,他们毫不掩饰他们对我文字的喜欢,他们让它焕发出另一种力量,如植物蓬勃生长。在这里,我不妨引用一个读者朋友写给我的邮件,在邮件里,他这样写道:“梅子:你好!我读了你的很多散文随笔,我不得不说点我的看法,是你的文字把我引领到了那段最初的时光,那段比蜜还甜的最初的时光。我徜徉其中,沉沁其中,心中就被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填满。在那个没有灰尘,没有噪音,没有污染的世界里,你的文字像三月流淌的溪水,而我们,则像鱼一样在里面无比快乐地穿梭。曾经,我把自己弄丢了,我骑着幸福的驴拼命寻找幸福,目光飘在高处,随风而荡。当有一天,我随你的文字不由自主地返回故乡,我才发现生命的黄金就在而且一直就在最初的地方。那么,我们这么多年的赛跑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回家的路上,宁静而又狂欢地盛开着的,便是你的文字,以及随你而行的文字的全部意义。我多次看过媒体对你的访谈,致使我更多的是敬畏和感恩。因为我也是一个编辑及写作者,对于写作,我是一个小学生,才刚刚开始,我能够碰到梅子这样的人是我的好运之一。她两手提着滴水的快乐和温情,向我撒来,花香四溢。徜徉在她的文字里,相信谁都会惊叹:生命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为此,我要说:错过是罪。”
这样的肯定与赞誉,在我,更是一种鞭策。我只有,也只有,更好地将文字进行下去,以期那些喜爱我的心,不会失望。寻常如我,不能做你高空中的流云,心海上的碧波,但可以做你手边的一卷书,在你疲惫的时候,在你薄凉的孤寂里,翻一翻,手底会有温暖流过。
宋丹丹在《幸福深处》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说的是她和初恋情人分手,她仍待在原来的老巷子里,他却出国了。心里痛着,无数遍设想着多年之后,他们重逢的场景,那个时候,他回国了,来找她,在她住过的巷子里,一家一家地叩问,这儿住着一个叫宋丹丹的老太太吗?
我亦这样想,当我老了的时候,正在太阳底下眯着眼打旽呢,突然跑来一陌生人,问我,这儿住着一个叫丁立梅的老太太吗?她的文字,温暖了我几十年呀。
如果这样,很好了。
太不好找了,只有两篇,抱歉啊
编辑于 2011-02-12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