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1个回答  2023-10-29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促进网络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项法规。以下是该条例施行后值得关注的一些重点:

1. 平台责任:根据该条例,各类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企业将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承担更多责任。他们需要加强用户信息保护,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限制和管理未成年人访问不适宜的内容。

2. 家长监护:该条例鼓励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进行监护和指导。家长将被要求履行监管责任,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此外,家长还有义务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3. 未成年人保护:根据条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真实身份核验,确保其账号的合法性和使用规范。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将受到严格保护,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或传播。

4. 不良信息过滤:根据该条例,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建立健全不良信息过滤和屏蔽机制,限制和管理未成年人访问不良信息。同时,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产品的管理和审核,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5. 隐私保护: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行为数据和个人信息需要受到严格的隐私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企业不能非法收集、使用或泄露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以上仅是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些值得关注的点的简要介绍,具体的细则和实施细节需要根据该条例正式实施后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解读和规划。
第2个回答  2023-10-29
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的权益和安全。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点包括:
1. 平台责任:条例规定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社交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和身心健康。
2. 广告限制:条例限制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针对未成年人用户的网站、应用、内容中投放或展示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广告。广告内容、形式和方式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游戏限制:条例要求网络游戏运营者应当制定和执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措施,包括限制游戏时间、设立消费限额、限制账号交易等。
4. 教育和培训:条例要求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合作和监管:条例要求各部门、机构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网络保护措施的监管和检查。
这些点都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和安全,防止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网络欺凌、沉迷网络等问题的侵害。该条例的发布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第3个回答  2023-10-29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干预网络沉迷、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有害信息影响等目的,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规。《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以下为《条例》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点:

1. 网络内容限制:《条例》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含有暴力、色情、赌博等违法内容的信息。

2. 游戏限制:《条例》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通过实名认证、限制游戏时间、限制消费等方面,确保未成年人适度使用网络游戏,预防和干预网络沉迷。

3. 信息保护:《条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不得过度收集、使用、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4. 网络欺凌防治:《条例》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加强对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5. 教育引导:《条例》鼓励网络服务提供者制作和提供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6.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条例》强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责任,要求各方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7. 法律责任:《条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如若违反上述规定,将可能面临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4个回答  2023-10-29
这次《条例》颁布,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背景。第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网络保护专章已经实施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有些条文面临着理解和适用问题,需要从下位法的角度,也就是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其进行补充、细化和完善。这样能够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专章的规定进一步落地、落实,更好地被相关部门执行。
第二,未成年人作为网络原住民,受到网络的影响日益深远,日益广泛。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达到95%以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交友以及三观的形成,很多时候已经跟网络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近些年来,在未成年人网络的空间当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例如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缺乏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在这个背景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合理上网,成为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第三,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在网络空间当中,如何实现未成年人发展权和受保护权的平衡,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和顶层设计来支撑。发展权就是指,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未成年人需要具备一些网络素养和数字技能。受保护权是指,网络空间当中有各种各样的风险,社会有义务做好这些风险的防范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条例》就对这两个核心议题做了非常好的回应,一方面注重发展权益,另外一方面注重未成人的网络安全,在二者之间做出了一个平衡。
第5个回答  2023-10-29
据统计,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与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我国未成 年网民规模超1.91亿,未成 年人触网率高达96.8%。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成 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条例》的亮点。
1、对预防未成 年人网络沉迷作了单章规定。要求加强对未成 年人安全使用网络的指导和对网络娱乐产品的分类并进行适龄提醒,让未成 年人在不至于沉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必要的娱乐休息和提升网络素养。
2、《条例》中,针对未成 年人心 智尚未发育健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的特点,在处理涉及未成 年人权益事项时,贯彻落实《未成 年人保护 法》中的“最有利于未成 年人”原则,通过对未成 年人的倾斜 性 赋权来推动有关方面严格落实未成 年人网络保护责任,来实现对未成 年人的优先全面保护。
3、《条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的规范,以“黑 名单”的形式明确危害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范围,使未成 年人无法与其接触;以“白名单”的形式明确有利于未成 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范围,构建未成 年人的专属内容池,根据未成 年人不同年龄段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提供内容优质、形式吸引的网络信息,以此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4、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在《未成 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以网络平台责任为核心规定网络欺凌的处理制度。将网 信等有关部门管网治网实践中的成熟做法上升为法 规制度,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设置便利未成 年人及其监 护人保存遭受网络欺凌记录、行使通知权利的功能、渠道,提供便利未成 年人设置屏蔽陌生用户、本人发布信息可见范围、禁止转载或者评论本人发布信息、禁止向本人发送信息等网络欺凌信息防护选项等措施,兼具刚性和可操作性,为预防未成 年人受到欺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